看完紅毯先生一天了,我想再講講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你看,現在紅毯先生票房破億都是個問題,非常直接的說明了這部電影放在春節檔上就是炮灰一枚。
想通過走這種一股清流的風格來以小博大,确實不太現實。
因為這确實是一部很符合電影節口味的,小衆的,迷影的電影。

但這個也不是最大的問題,我覺得紅毯先生為什麼口碑在豆瓣上不高,票房的話更是低的離譜的更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它和觀衆的情感共鳴不夠強。
你看賈玲的那一部,還有沈騰那一部,這兩部其實都有一點那種中年失意,但是後面又重新的找回志氣,意氣風發,重振士氣,看到人心裡去了,然後也是非常燃,非常爽的,很符合春節檔的熱鬧的合家歡的氛圍。
而紅毯看完之後,你就覺得自己好像啥都看了,也啥都沒看。
像紅毯先生的鏡頭語言是比較豐富的,有很多空鏡。但也不是白給,你也能理解出他放的這個鏡頭在這邊是想告訴你什麼東西。
但就是太平淡了,沒有什麼高潮,你可以把那個豬掉下去的那一片段當做高潮。你也可以把這個劉德華陷入輿論風波當做高潮,但是到最後的話也就是起來一下下,起來一點點之後馬上又落下去了,然後又回到了一個平靜不起任何漣漪的水面上。

他放在春節檔上的話就是給觀衆的情感共鳴,情感沖擊,沒有像熱辣滾燙飛馳人生這樣那麼直接,那麼強烈。
他是那種細水長流的,你可以去品味它其中有什麼内涵。但是他給的東西又不夠。不足以讓你品味這麼久。就是那種諷刺幽默的這個内容它很給了很多,但是呢,卻都隻是淺嘗辄止的,就是浮于表面。所以就是我就講這個是管飽的,但不夠味。
我現在看完這部電影,我是真的覺得原本他定檔在去年的11月17号那個檔其實非常好的。雖然說當時整個票房大盤啊都非常的冷清,但是呢也正好符合他這個清冷風格的喜劇。那時候觀衆去看電影就是放松吧,也想在電影院品讀自己的電影興趣,不像春節檔有各種目的的。

就如果說他定檔在11月17号,我甚至覺得他口碑都更高。
很多人可能就是會洩憤啊,就是春節檔花了個二三十塊的票。看了這部電影,結果看完之後不夠爽啊,沒爽到,看完之後就是感覺耳邊風一樣就過去了,那當然會覺得這就是無病呻吟的一部作品了,諷刺說諷刺那是有諷刺的,但是你沒諷刺的讓人印象深刻,那就像水一樣流過去了。那直接就是給你打個一星兩星就說你這部電影不行了,你放春節檔就是一個失敗。
我是在為這部電影感到可惜的。這樣會打擊一些比較表達自我意識的,然後想走極簡主義喜劇風格的導演,像甯浩這次大膽嘗試突破下的舒适圈,結果卻落得這麼一個失敗的下場。這個其實是挺打擊自信心的。
當然我看到短評裡面有人說這一部又抄襲了,又翻譯了一遍這個金棕榈獎的方形,那我沒看過我就不多說了,我以上的見解就是單從電影方面來論了,單從紅毯先生這一部電影。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看法,那我就用這一篇影評來抛磚引玉了,希望我們一起碰撞出更璀璨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