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給成年人看的電影,動畫片隻是形式。16年看過一次,當時印象是沒什麼意思,挺無聊,所以看到豆瓣高分有點驚訝,決定再看一遍。

還有點印象,剛看開頭的時候還是覺得挺無聊的,作為動畫片來說有點啰嗦了,要仔細代入它的邏輯,所以會讓人無聊。

負責快樂的隻有一個人,Joy,而負面的情緒卻有四個,可以看出快樂是很稀有的東西,而且不快樂的力量常常超過快樂的力量,所以Joy這個角色看起來一直在努力,熒幕外的觀者都感覺到了她的累,但她代表了積極、正能量,而且我注意到,她是發光的,其他幾個小人都不發光。

sadness,ohhoo,會心一笑,她的狀态太形象了,勾起了我很多感受。在小女孩已經沒有感覺的時候,sadness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悲傷和快樂一樣,都是一種很大的能量。注意到一個細節,媽媽的情緒世界裡sadness占主導,所以媽媽看起來比較穩重,恐怕這也代表了一大部分成年人。

唯一的笑點在爸爸和女兒吵架,爸爸的主導情緒是anger,媽媽發現問題問爸爸,爸爸腦子裡在想球賽,哈哈哈,很典型。

潛意識那段想起了木耳,從小的時候就不敢吃木耳,很多褶皺,黑黢黢的總覺得裡面有什麼危險的東西,一種未知感,有點像黑洞。現在雖然敢吃了,還是不太喜歡,吃的很少。為什麼木耳帶來這種感覺,恐怕已經深埋在潛意識裡了。

最産生共鳴的是Joy摔到記憶廢墟裡,看着曾經的快樂都一點一點消散,看到這段哭了,因為跟這幾年的經曆有關。有些細節需要經曆才會注意到,這個電影我忘了這是第二次還是第三次看了,我對摔落谷底這段一點印象也沒有,沒想到卻是全片最觸動我的地方。

...

結尾帶來了新的希望,主人公經曆了一系列事件,成長了,負責控制的情緒鍵盤也更大了,代表進入青春期的她思想感情更複雜了。12歲,這個年齡也剛好。12歲剛好是我上初一,升了初中就變得不一樣了,身邊的環境完全變了,知識也變得更難,心理身體都在發生變化,和父母的關系也在變化。現在我27,又是一個階段,作為步入社會的成年人的階段。看電影的過程中就在想,也許這幾年就像電影裡演的,快樂走丢了,隻有悲傷,厭惡,害怕,憤怒,而且憤怒占了主導,因為這幾年快樂的時候很少,我的腦回路裡快樂隻占一小部分,sadness說的話太像我自己的思維了,但同時也像電影裡演的,我能感覺到快樂一直在努力,像在那個廢墟裡,一次又一次地沖刺,想爬出深谷,她走丢了,可她一直在想辦法回來,沒有放棄過,我也相信隻要一直堅持,會像電影裡那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