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泥于文本解讀,或是對劇情合理性的強硬思考,或許便是落入了導演的陷阱。在這部電影裡,前後兩個故事的關聯在文本上特别強烈,例如相同的話語被長相一緻的女主說出,Dick Laurent is dead反複說出或是首尾相合,但是這些巧合在這部電影裡感覺是多餘的,仿佛是為了制造巧合而出現的。
什麼是有用的“無厘頭”呢?如果一部電影需要我們對“無厘頭”像對偵探類小說一樣進行絞盡腦汁的解讀,是否是“過度闡釋”呢?對于大衛林奇的電影,是否需要我們過度闡釋呢?
在穆赫蘭道裡,我們不需要非常多的思考來得到這是一個有關夢境與現實的故事,但至于分辨何為夢境,何為現實則不然。可是用文本分辨得到一個确切的結果是過度的,我們應該跳脫出這種思維,盡情地發揮自身的感受,這才是更接近欣賞一部電影的狀态。
在讨論的前半段,我們從自身的感覺出發,體會前後兩個故事的“實感”,即哪個故事在你看來是更真實的。導演在Fred的故事中處理明顯更為謹慎,室内客廳視角的選擇帶給人強烈的壓迫感,仿佛我們也置身于這樣一片危險的領域中,我們對Fred的生活有強烈的代入感,它潛藏着緻命的威脅。對比而言,Pete的故事是更公衆的,我們是外在的,我們隻是觀察着他的生活,盡管Pete同樣經曆着驚慌(有确切的黑老大的威脅,也有不知道的那一夜發生的事情帶來的困惑),但是我們對驚慌的代入沒有Fred那麼多。同時,影片中有具體的客體作為Pete的觀察者,即兩個警察,他們和我們處在同樣的視角之下。可以說,兩個故事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套叙述方式。
從人物上,Fred所經受的精神困擾是無厘頭的,但是Pete則是更可被理解的,他行為的動機是可以觀測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會覺得Pete的故事流于表面,他的行為簡單粗暴,這個人物有意地被打造得有點虛。我們可以從他父母帶着墨鏡出場、他被包裝的高超修車技藝看出,這個故事簡單到令人發笑。
也許大衛林奇有意地模糊兩個故事在虛實上的分辨。Fred的故事是精心處理的混沌,Pete的故事則是單薄的簡單。
讨論小結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生命的維度
在觀看電影《地球之鹽》的時候,我想到了王英老師的許多課堂,我們曾在紀錄片裡領略過這些可愛的物種,它們有着各自的習性,生命與死亡川流不息。薩巴斯蒂昂說,當一隻猩猩第一次從鏡頭裡看見自己的時候,它的眼神是深邃的。我想這種深邃來自于生命的 ...
短評
4月12日,酣暢淋漓地看完了《墜落的審判》。電影院的燈光亮起時,我和暢暢瘋狂地鼓掌,隻可惜,隻有我們兩個人在鼓掌。場面一度有些滑稽般的英勇。在那一段桑德拉與薩穆埃爾的極限altercation裡,你看到了一個平凡的家庭、一對有教養且 ...
Dreamer的黃昏
許久未寫影評,不知如何寫影評,不敢随便寫影評。我為自己看不懂鏡頭語言而羞恥,也為隻會寫些道德價值而羞恥,乃至下筆時警覺不能寫成這樣、不能寫成那樣,于是什麼也寫不出,寫出什麼也不滿意。前些日子聽道長講艾略特的詩,艾略特曾留下了讀詩的方 ...
随便寫寫
四個小時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留下的是如細水流長般的緩慢滲透。而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被它震撼,第一次,來自于梁羅茜小姐姐的那篇《成長》。我已經記不清一些句子了。開頭說的是台南的一輪明月下,少年正捶打着一棵蒼老的古樹,眼裡卻寫滿了那 ...
小西天觀影小品
5月5日,和韓曉彤騎車40分鐘來到小西天觀影,途中含有繞路、間歇性癫瘋、飙車。提前十分鐘到達片場,為攜帶煎餅、面包入場,不惜扮演身懷六甲。為防止腎上腺素飙升,決心兩人合吃小份爆米花。進入片場,兩人獨占六席,正準備大睡一場,沒想到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