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校組織看電影《高山上的花環》,本來并未抱太大希望,但最後内心确是震撼無比。
一部關于中越戰争的電影,内容勢必是主旋律的,但這卻是一部非主旋律的主旋律電影。劇情不必細說,但片中的幾個鏡頭相當有意思:越南軍的營地中,食物上卻寫着中文,糧食袋上更是既有繁體又有簡體,對應片中多次出現的兩百億,體現出援助時間之長。片中的死亡順序很有意思,而副連長死後沒有得獎,也更加展示了現實的蒼白無力。而我認為詩人這個角色的安排,更是一個浪漫情懷的體現。軍長在最後沒有亮出身份,反而隻是說自己是烈士家屬,同樣可以這樣理解。
片中指導員媽媽與連長媽媽都來自沂蒙山老區,一個已經是官僚主義的代表,一個則仍是農民,相信也并非巧合。
本片拍攝于1984年,隐喻亦是十分大膽。連長開炮時那一句“批林批孔,批他奶奶的”,以及軍長多次提到的“實事求是”,那是屬于時代的烙印。
副連長死後,有一句話,令我動容:“我們中國人,都能像他那樣,說實話,辦實事,我們國家就有希望了。”
而我們現在的中國,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它絕不僅是一部主旋律電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