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的包氏父子如同照鏡子一樣,同樣是懷揣着不切實際的階級跨越的夢想:
老包認為含辛茹苦培養兒子念書,就能夠過上社會上那種上等人的生活。他自己雖是社會底層,但實際上階段觀念很強。作為大戶人家奴仆的他,還不屬于最底層的那一群人。因此他可以對上門讨飯的小乞丐惡言相向,壓根看不起至交所在理發店裡的小學徒;
小包則認為自己跟幾個富家子弟混在一起,吃吃喝喝打籃球跳舞調戲女學生,為他們前後跑腿辦事,甚至幫對方擋災有難來當,就可以成功混入富家子弟這個階層,劇中幾次做的美夢始終未醒。
時至今日,包氏父子的故事仍在不斷延續——那些跳出寒門去大城市念書、工作,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回過頭來厭棄自己從事普通低微工作供自己長大的父母;那些花了昂貴價錢買了學區房,把孩子送進名校、貴族學校的家長,妄想着自己孩子與有錢有勢家庭的孩子成為同窗,就可以融入圈子與對方平起平坐。結果并但換不來望子成龍的結果,反而容易導緻年幼的孩子在富貴生活攀比中迷失了自我,陷入自卑。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曆史總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