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劉春和去咖啡店應聘。人人都道“人人平等 尊重差異”。可是回歸現實社會,人人都下意識的規避這類人群,利益最大化是人所追求的,同樣的代價人們總是去要求獲取最多,所以說,殘疾人找工作總是四處碰壁,不是人們無平等之意,隻是這個社會太殘酷,太追求利益而已。最後,店長将招聘殘疾人一事宣揚,電視台來采訪,劉春和被暴露在閃光燈下,鏡頭偏移,兩位店員在一旁道出了店長招聘劉春和的真正原因——“利益”,到頭來還是為了利益,但此說又無妨,至少劉春和還有被利用的價值,他是一個“正常人”。至此,我不禁想到了前些年很火的熊爪咖啡廳,這是這個社會對殘障人士的包容與歡迎,也是他們對于融入世界的嘗試。我覺得社會多多開設殘疾人工作崗位是很有必要的。
劉春和的名字總讓我想起那句古詩文“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也許故事的最初,這是父母對他的期望與愛的寄托。
劉春和與衆人又或許不同,他擁有不怕異樣眼光的勇氣,或許是他對這個社會的适應,他不得不去适應這個總是充滿歧視的社會。
相對于雅雅這一角色,我更傾向于将她的出場視為劉春和作為“普通人”的表現。他和每個人都一樣,有七情六欲、懂得愛恨情仇, 雅雅作為一個普天大衆的陌生人對一開始遇到劉春和并無異樣目光,這本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對于現今社會來說卻難得珍貴。同時,我們又該慶幸的是,現在的社會,人們思想越發開放、包容。殘疾人同樣獲得了部分同等待遇。雖然這樣說很唏噓,但這已經是社會的進步了,我們隻能期望着未來能夠實現真正的人人平等,盡管很難。
小小的我總有大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