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發現所有類型的賽道都在擺爛和糊弄的時候隻有懸疑刑偵還在卷。

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給出一個主觀的好評,這個好評在于堅持,在于創新,在于認真!

【刑警的日子】在你以為看過所有類型刑偵懸疑劇的時候冷不丁告訴你,在某個不經意點,依然還有角度可以深挖。

這一次的核心,從案件的本身,轉移到了刑警的成長。這種成長并不是所謂雙線叙事裡展現的春秋筆法,然後以一個幹癟的“多少年以後”就能簡單概括。

從菜鳥成為精英,我們很少看到這個具象的過程,而這次的重點,恰恰體現在了那個所謂“多少年以後”!

“多少年以後”本身就是一段豐富的經曆,一次洗盡鉛華的曆練,也是成熟标志的标準體現,褪下的青澀,慢慢化為了厚重和穩妥。

劇裡妙就妙在,它以年代劇的時間手法,極盡詳細地展現了主角的每一次轉變和成長。

2000年,2001年,2002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案子,除了案子也描繪了愛情的美好,親情的煩惱,以及每個階段對于每種情感的認知。

在工作中,體會到使命的重要,在生活裡,明白了情感的價值,讓主角一次次的蛻變中豐富了整個人物的形象。

……

而劇的另一處不同,同樣值得深入讨論。

以往我們常見的刑偵劇總是會看到擁有主角光環的刑警隊長帶着徒弟,但是大多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案件本身,而案件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以主角為核心,所以很多時候的徒弟都自動變成了工具人。

相互之間的互動,溝通,日常,基本沒有蹤迹。每一次的鍊接似乎都是雙方出現了重大變故才會有那種剖析心靈的長談,但是長談之後的重點很快就會被轉移,師父依然是那個閃閃發光的師父,徒弟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透明。

而這一次【刑警的日子】給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答案。師父和徒弟成為了一個整體,師父和徒弟發展成了相互救贖,甚至師父和徒弟構成了一個簡易版的傳承。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一次的刑警也抛去那一種總是感覺離人很遠的人設,直接化為了所謂的“市井小民”,顯得格外接地氣。

例如第一幕的車壞了,被交警查。

還是因為車壞了偷同事的車開,甚至有一次開領導的摩托車還摔了個狗啃泥。

徒弟對師父無處不在的馬屁和師父對徒弟無處不在的教訓充斥了整個辦公區域,刑警辦案,同樣也顯得勃勃生機。

還有一幕印象深刻的是徒弟因為不懂而産生了一些認知的錯誤,作為師父立刻就能醍醐灌底地喚醒對方。

雖然罵得狠,但同樣教得也深。

總結下來就是沒把你當外人。

這種你來我往的友好互動讓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他們有雜念,也會想着偷懶,有上進的心,也不缺報效的勇氣,所以看着都像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單薄的npc。

……

當然,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同之處,【刑警的日子】的節奏同樣不錯。

也千萬不要因為筆墨刻畫日常而忽略了劇情的推動和發展。

破案走的是常規的刑偵路子,案子發生,殺人動機,破案過程,到最後結案全都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案子地呈現并不複雜,但是查案的節奏卻是非常緊湊,而且每一個案子也沒有過多地渲染,表達,映射什麼,每一次的落點最後都回歸到了刑警本身。

所以,在這部劇裡看案件的偵破是客觀的,是中立的,它沒有那麼多複雜的隐喻,最後傳遞到觀衆身上的也隻是刑警的每一次蛻變和成長。

再加上案件的完整,邏輯的順暢,以及每一個單獨案件出現的各種新人物,每一位都貢獻出了精彩的演繹。

劇情,演技,節奏,新的東西,這裡都有,所以看完四集以後的第一感受就是推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