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春色寄情人真是讓我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如果說死亡或經曆死亡可以讓人對生活有所領悟甚至有所頓悟,那也是在那個當下而已,頂多延後個一兩天,一段時間,但任何頓悟都無法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前幾天追完不夠善良的我們,編劇簡直給觀衆喂屎,難道隻有單女要死了才能讓婚女舒服嗎?她們的生活她們一地雞毛的婚姻需要拿命換嗎?
同樣的,春色寄情人用整個劇從頭至尾不斷的死亡以及結局差點死在主角頭上來稀釋矛盾,讓主角在車站總結發言流淚擁抱就能不用再面對生活的瑣碎了嗎?
如果是無腦偶像劇,那就這麼演,觀衆當屎看也可以,但就像之前劉亦菲和陳曉的那個劇一樣,又要宣傳女性主義死亡教育,又言之無物寫不出深度,挂羊頭賣狗肉,可惡至極
先說男主,豆瓣小組一水可憐他的,我想說先可憐可憐自己吧,一把年紀還心疼男人的女人是不是比男人更可憐。從做人角度來說,男主不是什麼典型老中男,能說出一些看似有人性的話,但也隻是看似。編劇導演借男主的職業和嘴說出一些想讓觀衆給男主甚至這個劇加濾鏡的話,可是現實是并沒有什麼這樣的人。對人尊重,對死人尊重不過是一份職業,有需求,有供應,有市場,有創造。拿錢辦事,頂多是個人對工作的感悟不同氣場不同。但一個職業裡面哪有什麼你是神别人遠不如你。有時候會表現出男主不受人喜歡被嫌棄的劇情,但有時候有透過别的角色給男主擡身價擡價值,有個劇情是女主對男主說我的職業沒有你那麼偉大,老天什麼年代了,普天之下靠勞動智慧掙錢養活自己而已,哪有什麼偉大不偉大。一句話,可以不做啊!那些個男主專用感人盒子也是強行煽情,在現實中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哪那麼多不得不的身後事,大多數人都是走哪說哪,為了别人犧牲自己的生活然後等着人來捂熱你?呵呵,無意間就把觀衆給道德綁架pua了。到最後也不過是心疼男主而已,除了門遇見相同職業的人誰會多看一眼?活不明白就不要說教觀衆。
再說女主,女主和女主朋友整天說一些女性獨立的話,其實她們倆骨子裡根本不是這麼想的,至少在這兩個角色身上就是很矛盾。當然可以說人是矛盾的生活,但一個人的行為大多基于動機,動機大多基于本能,她們倆的行為很多情況下根本不符合這個邏輯鍊。對于女主,自卑,想要闖出一片天,很正常。到了感情裡,一開始慕強,後來又因為偶遇男主而找回那份心動,可以說前面并沒有脫離人物内心的邏輯鍊,但後面真的太狗血了。最讓我覺得無語的是看到林奶奶去世了就決定跟男主訂婚,雖然這個确實是靠沖動,靠一些啟示暗示,但是對于這個人物來說就立不住。想要留住一個人就要訂婚結婚嗎?那就不要再說一些獨立宣言了。婚姻不可能使人獨立,never。既然決定訂婚,就面對自己想要有個家庭,有寄托,有陪伴有人愛的心态,這與工作矛盾嗎?讓女主與男主一直有矛盾的根本就不是自卑,自強,異地,工作這些外在的東西,本質就是,女主内心渴望有人愛,可編劇又為了迎合當下市場讓她強行獨立。男主内心希望有人愛,可編劇内心愛男把男主寫得非常女性視角的可憐,觀衆總覺得是男主一直在成全女主,等女主回頭,默默為女主做事情。現實中成年人哪那麼多默默,倒杯水都恨不得上頭條。
為什麼我文字功底這麼差!
千言萬語這是部爛劇,沒有寫出獨立女性獨立在希望愛接受愛但不會為了這些愛改變自己的生活步伐,不會嘴上一套心裡一套行為又一套。獨立女性不是每天挂在嘴上大道理轉頭投入愛的懷抱,而是做什麼決定都自己承擔而已。探讨女性話題不探讨生育與職場都是披着深刻的皮賣偶而已。這個劇如果把男女對調,不就是最典型的内娛近幾年的典型爛片嗎?
讨論女性和女性主義,隻讨論愛與不愛有什麼意義?女性主義從來不是把男女行為對調而已,不是随心所欲,不是随時拍屁股走人,也不是生離死别就能戰勝現實困境。女性主義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女人真的離不開男人嗎?真的需要嗎?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