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喜劇标簽。所以選了天津話嗎?
姐夫又算是什麼好人?騙自己得病了,明明知道孩子被綁了,還是是花20萬買他的鴿子。他二姐又是什麼好人。不相信他是撿來的金表。把他送進少管所。最後在墓地突然溫情,人物動機支離破碎。結尾還是合家歡。
這部電影裡面大家精神狀态都很超前呀。
我覺得結尾不能自圓其說。尤其是墓地二姐對父親的那段話,因為在前面的情節中,我完全看不到任何一點,二姐對于弟弟的愧疚。和想要把這筆錢以後給他的打算。沒有任何動作和表情能反應出來。除非我猜想他後面信任他弟弟是個好人,所以他分别有兩次都說了。我1分錢都不會給。他信任他弟弟,不會傷害他的兒子。
說實話有點失望。其實我在看之前我已經看到了豆瓣5點多的一個評分,但是我仍然要來看,因為當年受過憤怒的海。大家反響也不好,但是那部電影是我當年覺得10佳之一。我非常能共情。主角就是那個姑娘。我當時看完非常非常難受,沉浸在那樣的痛苦之中很長時間。我聽說這個電影仍然探讨家庭關系,所以來看但是真的還蠻失望的。
其實剛開始就會讓我想到兩個電影,一個是菊次郎的夏天。另一個是完美的世界。這三部電影都是涉及到和小孩子相處。這部電影可能不一樣的是更多的給到了小孩屁子的視角和他的想法。最後那個救救我舅舅确實是整個影片讓我少數動容的地方吧。都是短暫相處,但這部個人覺得還是缺乏情感發展的層次感和人物關系的細膩刻畫。
喜劇來說都滿不好笑的。黑色幽默也搞得很一般。很多事情都很缺少動機,所以感覺人物形象刻畫很不飽滿,尤其是那個殺手,缺乏合理的心理背景,很多事情莫名其妙。
叙事感覺主體是完整的,但是要看細節和邏輯,有點兒一塌糊塗了。我們假設真如馬飛所說隻是撿了一塊表,警察不調查嗎?孩子都不承認,家長承認了,就能把孩子送進少管所?這一關鍵情節缺乏說服力,削弱了整個故事的基礎。
我最期待的探讨家庭關系,也很淺顯,或者說這個東西本來能講的更深,講一半之後又去講另一個事情。所以讓我感覺他和他的父親和他的家人之間的這種感情矛盾也沒有講好。他對于他外甥自由的這種短暫教養然後也不知道他外甥以前的一個生活方式,就小孩子這一部分的家庭講的也不好。本身父母離婚,他寫作文寫我的爸爸寫不出來。我都覺得可以在更深刻的挖掘。
要不就是支線太亂了。馬飛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問題。他跟女友的這個情感糾葛,還有和黑幫團夥欠錢引發的問題。他的大姐,姐夫尤其是他二姐和二姐夫的離婚,對于孩子撫養争奪的問題。這些支線的關聯程度不夠。曹導好像試圖在犯罪外殼中灌注家庭倫理的嚴肅命題,但很明顯陷入了類型雜糅的泥淖,所有主題就是淺嘗辄止,連微醺都達不到,不可能上頭。
然後談一談演員,我覺得郭麒麟應該再瘦一點演這部作品。一個是上鏡問題,另一個我覺得剛從監獄出來,不可能胖吧,在監獄裡面。當然這個我沒有調查過。純粹是個人猜測。我說實話,我沒有覺得非常出彩的演員。但是大家都沒讓我出戲。所以這部電影不是很想談演員。
按我的一貫風格,非要找個優點,就是一些畫面拍的很美。坐在外甥窗口抽煙的,還有穿着花裙子一個在挖掘機裡面,一個在外面,複古而鮮豔的色彩處理令人印象深刻。還有那個胡同路,夜裡随四下的霓虹燈牌閃着細碎的光;一處蘆葦飄蕩的蠻荒地,兩個人站在一艘舊船旁邊。
最後還是覺得有點失望。因為無論是狗13還是涉過憤怒的海我都覺得給我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幾乎都哭到崩潰這兩個電影。狗13上映的時候我沒有去看,我是過了好幾年去看的。遠比沒看之前看網上的評論好的多。可能也是和自身經曆有關吧。這個電影我不知道是因為我是女生還是我也沒有這個少年犯罪等等的經曆,很難帶入。荒唐喜劇吧。唉,失望,難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