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都沒看春晚,從三十到初一兩個晚上看完《平原上的摩西》,算第一次看張大磊的電影;八月雖然出名,但是一想是黑白的流水賬,就一直沒看;
整部劇的優點有幾個,第一就是細節,第二就是真實不做作,高度生活化,當然也得益于導演關注細節;90年代的沙發布和窗簾和門簾子是什麼樣的?是什麼樣的圖案都完全還原;小女孩鑰匙是挂在脖子上的,并且必須是兩個鑰匙,一個就單調無美感。結婚時食堂裡的大師傅就如往常一樣生無可戀的靠牆癱坐着,小孩們歡樂的撿沒響完的炮,類似的細節不勝枚舉,大廈起于沙土,巨作由細節搭建;
素人演員的大比例啟用更使作品的還原接近真實,寶石老舅和劇中演警察的趙老師都特别出彩,當然專業演員海清和賈樟柯劇中那個爸爸也演得沒有丢分,可惜男主角栽在了董子健的手裡,他想演那種痞裡痞氣,可是隻會半歪着脖子,可惜。
從第一集公交車售票員與乘客的互動,到女主劃着船相親,再到本土方言結合原作簡單真實的台詞,成功把觀衆帶入八十年代;原作中就叙述劃船像夢一樣,使人迷離,導演在第一幕就成功做到了;劇的最後結尾也和原作一樣是劃船,哪更是一個夢,比開頭那個劃船更耐人尋味的夢,可惜導演處理草率了,他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結尾,把這個夢砸碎了。前期6集都在鋪墊,最後十分鐘嘎然而止,覺得特别不合理;于是找來了雙雪濤的原作去讀,果然結尾是開放式結尾,曾經有個作家說過:好的作品是把觀衆領入那片可以想象的空間,而不是給予一個确切的正确答案。
關于改編,張導對雙的原作幾乎完全采用,包括所有關鍵幾場戲的對話;額外填充的是對劇情改變不起轉折作用的大量的生活化對話,使時空更真實可信;被舍棄的幾場關鍵劇情包括聖誕夜的出租車内對話,和拆遷廣場的出租車内對話,是真正可以推動和了解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做的關鍵;可能因為無法過審的原故吧,其實導演想說的話和小說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就是本劇的英文名:鮑勃迪倫的一首歌名,why try to change me now,究竟是誰總想着改變人,不用多說。
由于導演是玩樂隊的,對音樂的鑒賞水片不低,劇中沒有大量使用背景音樂,相反還非常生活化的保留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噪音,以至于人物對話時可以聽到很多雜音,開始會非常不習慣,慢慢就習慣了這種設定;導演把音樂放到了每一集的最後,每一集的結尾都是一個沉重的心事重重的惋歎,日本作曲大師半野喜弘的音樂恰如其分的響起,每一集末尾都不相同,非常好聽。這個作曲家也是時代滄桑感塑造非常強的電影《站台》的音樂制作,記憶猶新。
關于導演,然後初三晚上又看了《八月》,有一句評論可以被引用:比侯孝賢更像楊德昌。魔鬼藏在細節中,生活中的真谛永遠都在如涓涓流水般平常裡,蝕骨銷魂。那個八月什麼都發生了,可是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偉大的導演,隻要這麼堅持下去,是華語電影的希望,也是觀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