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3分,還是大衛耶茨的老毛病。過于稀碎,節奏松緊經常莫名其妙,片中的亮點是演員特效服裝都和他沒太大關系,希望華納和JKR換個人,我從2007年祈禱到現在了。但我這次隻對GGAD給分,第三部才讓我get到,我收回我不想看老娘舅劇情。
大衛葉茨導筒下的魔法世界總是有它的老毛病,比如情節會有點碎,節奏進入的比較慢。但開頭的戲份拯救了這一點,兩個演員情感遞進地很緊湊,尤其是換新的格林德沃演員麥斯·米爾科森恰到好處地诠釋了格林德沃對鄧布利多的情感,自認為可掌控,甚至還有殘忍的理性,他自覺自己可以拿得起放得下,但其實根本做不到,所以格林德沃的愛有種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瘋。米爾科森把這種藏在優雅下,對鄧布利多從始至終的情難自抑表演的很好。
格林德沃被對方的才華與包容真實的吸引着,他對這種由欣賞引出的愛忠誠,但他同樣忠實于自己,所以他在大衆和手下面前看上去有多風光體面,在與鄧布利多的情感中就有多酸澀狼狽。裘德洛的鄧布利多更多的是感情外露後的(幾處錘GGADszd的話都是鄧布利多說的)坦然與放下,而麥叔的格林德沃恰好就是看似心平氣和下卻自恨于“這麼多年為什麼我還是讓你成為了我心狠手辣裡的那個例外。”
麥叔的格林德沃不再是單個情節中的“潇灑”、“步步為營”、“目下無塵”,他讓這個角色恰到好處地露出了不可控且可窺見的濃烈情感。這個格林德沃會讓我相信,曾經全球叱咤風雲、魔法能力登峰造極的他會選擇在紐蒙迦德的牢房裡度過餘生,并對伏地魔說出那句【你永遠不會懂】後從容赴死。他從未聽鄧布利多親口談論過伏地魔,但這句話就是鄧布利多給伏地魔的評價。
留給我極深刻印象的,不僅兩個中年男演員之間的對角戲讓我這種崆峒區上定居的人覺得性張力簡直爆棚。
《哈利波特》和《神奇動物》其實最讓人向往的就是顯示出更多瑰麗的魔法世界和神奇生物。正傳後幾部導演并沒有利用好越來越先進的特效滿足觀衆這個需求,這也是大衛耶茨一直以來最讓人诟病的地方,但這一部的打鬥戲的動作、魔咒的特效都會讓人意識到這是最優秀的成年巫師之間的較量,很過瘾。
同樣要提一嘴的是這部電影的畫面,宏大的叙事線上給我們展示了不同國家的巫師和魔法場景,運鏡也有風雨欲來的壓迫感。而這部的服裝異常出色,上世紀四十年代紙醉金迷與巫師對擁有魔法的驕傲自信表現在一米九二的麥叔的西裝,寬肩長腿細腰的斯卡曼德兩兄弟的大衣。
紐特這個角色又是另一個演員拯救電影節奏細碎的案例,埃迪雷德梅恩的眼睛總能恰到好處的躲閃、又恰到好處的讓鏡頭直望向那一潭清澈。下一部許願能看到兩兄弟并肩作戰……帶英傲羅頭子哥哥的動作太舒展流暢賞心悅目了。
講真寫到這兒,按照我的理智評價,我覺得大概在三分。但因為上面幾個亮點能讓我兩點半看完首映馬不停蹄寫到現在,就值得五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