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引發的巨大争議,恰恰說明了它觸及了“霸淩”與“救贖”中最不讨喜,卻可能最真實的一面。
 
 對于男主角将也,我的觀點是:他永遠無法“洗白”。他的救贖之路,不是為了變回一個“好人”,而是作為一個“罪人”在餘生中唯一能做的事——去贖罪,去理解,哪怕不被原諒。這并非對他的開脫,而是更殘酷的審判:他必須活着去面對自己親手造成的創傷。
 
 而對于硝子“愛上”霸淩者的情節,我認為這需要跳出簡單的愛情框架來理解。硝子的“善意回應”,并非源于愛,而是源于她長期被孤立後,對任何一絲“連接”的珍視。這完美刻畫了許多被霸淩者的内心矛盾:我們往往因為太過渴望被當作“正常人”看待,以至于對方施予的一點微光,都會讓我們本能地伸手去接住。這是一種令人心碎的生存策略。
 我從不認為這是一部“治愈”的番。它的底色是灰暗的。但正因為它用明媚的畫風與“治愈”的表象去包裹這個内核,才讓西宮硝子的命運顯得更加悲涼與可憐。作者成功地将被霸淩者那種内心充滿矛盾、渴望被接納卻又不斷自我否定的無聲呐喊具象化了。它不是一個美好的童話,但它是一部勇敢而深刻的好作品。
 
 題外話:這部番是我在很久很久之前看過的,但是最近我刷到抖音裡有很多人開始罵這部番。我覺得很痛心,有人用這個圖片評價女主

哎,我也真的不知道能再說些什麼,我能理解并且我也支持大家對于這部番中男主的評價,但是...總之抖音關于聲之形的評論區看的讓我感覺五味雜陣,但是似乎網上的評價和作品一起完成了一部藝術。
 
 被霸淩的西宮硝子在三次元的世界也沒迎來溫柔的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