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的中文海報,上面印着一行很有意思的字: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恐怕每一個看見這句話的中國人都會在心中冒出一句“大逆不道”,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恩情莫大于生養,而生養我們的人是父母。但是當我看完這個影片後,我卻不得不去想:賜予孩童生命,就意味着恩情嗎?
根據神話,人類最初的誕生是生不由己的,人類是因為神的需求而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有的是因為神感到孤獨,有的是因為神需要奴仆。事實上也是如此,孩童來到這個世界,并不是根據孩童的自我意願,而是父母的意願。父母想讓孩童降生了,于是孩童便降生了。他們不想讓孩童降生,也能讓孩童不降生。在這個過程中,孩童沒有一絲一毫的選擇權。
這個一廂情願的過程,沒有孩子一絲一毫的參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孩童被父母強行帶到了這個世界,無論這個世界的好壞,恐怕都很難稱這樣的行為是恩情。
如果父母讓孩童在一個還算不錯的世界降生,這時候孩童可以松口氣,并且說一句“生還不錯”。但是如果父母讓孩童在一個充滿痛苦的世界降生,這時孩童又能做什麼呢?融入無盡的痛苦,在漆黑不見盡頭的廊道永世爬行?
所以被迫降生從來不是一間好事,運氣好的可能一生順遂,運氣差的便是永世沉淪。我們說人要有理性,“不自由,毋甯死”,在強調自由意志的當下,“被迫”便意味着不自由,不自由就意味着束縛,生便是一種束縛。
生是一種束縛,孩童無法選擇。但是父母卻可以選擇。父母可以選擇讓孩童不降生,由是可以讓孩童不受束縛。但是父母卻選擇了讓孩童受束縛。
因此生是為人父母的原罪。
生是為人父母的原罪
何以為家كفرناحوم(2018)
劇情 / 黎巴嫩/美國/法國/塞浦路斯/卡塔爾/英國 / 迦百農/星仔打官司(港)/我想有個家(台)/Cafarnaúm/Capernaum/Capharnaüm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