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為什麼大多都是孤獨的呢?他們是一開始就站在了大多數人沒辦法很快到達的地方。所以若從這一點來看他們注定是孤獨的。

...

大家好,我是楓葉飛翔,歡迎各位來到我的高分勵志電影專欄,今天我要講的《社交網絡》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馬克·紮克伯格是Facebook的創始人。就是這樣一位恃才傲物的天才,一般天才都有令人生厭的地方,而且他不擅長社交,可以說他具有社交恐懼症,要不然他女朋友也不會離開他,他也不會一氣之下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學校的系統,盜取了校内所有漂亮女生的資料,并制作名“Facemash”的網站供同學們對辣妹評分。他的舉動引起了轟動,一度緻令哈佛服務器幾近崩潰,馬克因此遭到校方的懲罰。

...

...

從影片開頭紮克伯格與女友的對話就反應出了他恃才傲物和自以為是,馬克的舉動引起了溫克萊沃斯兄弟的注意,他們邀請馬克加入團隊,共同建立一個社交網站“Facebook”。 經過一番努力,Facebook的名氣越來越大,馬克的财富與日俱增。然而各種麻煩與是非接踵而來,昔日的好友也反目成仇……在後面的官司中也一覽無遺。

...

...

...

...

...

...

大衛·芬奇用一種另類的方式拍了這部另類的勵志片。紮克伯格在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傾注于公司上之後,換來的除了金錢與名譽還有失去。一步步的走上事業巅峰之後,他得到的比誰都多,這也是他應得的,但是他失去的也在逐步積累。影片從他失去女朋友開始,到失去最好朋友的友誼,再到影片結尾他一下下刷新自己網站的孤獨,導演别有用心的把一個勵志的故事拍的頗為傷感。

如果一定要選出我最為推崇的電影,那麼《社交網絡》絕對是可以排上前三的電影。因為它不拘泥于贊頌成功企業家的創業之路,反而敢于采用一種較為反面的批判性劇本,對于馬克·紮克伯格大多持有否定的态度。但是,影片并沒有帶入過多的主觀情感,也沒有明确指出紮克伯格的卑劣。

...

在影片的最後,律師助理對紮克伯格說:你并不是一個混蛋,隻是太努力想成為一個混蛋而已。我們不妨這樣理解,紮克伯格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混蛋,他所涉及的唯一的可以确鑿的法律錯誤是對愛德華多的股權欺詐(雖然愛德華多自己也簽了字)。但是,他所在的互聯網行業讓他别無選擇隻能成為一個混蛋。

影片在叙事結構上采用了插叙的方法,利用兩起訴訟案的勝負為主要線索,串起是如何創建Facebook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處理。

影片配樂很出彩。電子搖滾類的配樂非常搭配影片的高科技題材,而音樂的快節奏也很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高速。

影片的最後,選用了披頭士的Baby You're a Rich Man,突然間有點複古,将節奏變得舒緩下來,給了觀衆以更多的思考空間,增加了影片的回味。

說回到電影的故事,顯然《社交網絡》并不是Facebook真實的創建過程,但它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編劇也是非常了得。

在這部電影裡突出了天才為什麼性格古怪?因為大部分天才是會在某個領域特别擅長并且特别執着,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忽略了交際的重要性。忽略交際以及小時候性格沒有培養好的話,就會成為大家口中的怪人,馬克紮克伯格正是這樣的人。正是由于技術理性,導緻了馬克與愛德華多之間關系的破裂,神一般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沉溺也解釋了他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不成熟。也許這也是導演的一個暗示,暗示如今的人們缺乏真實人際溝通的能力,整天沉寂在的是網絡的社交圈子之中,呼籲回歸本真的交往。

我是楓葉飛翔,喜歡這部電影的請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分享您的觀影感悟,為我點贊,謝謝,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