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預告片吸引進來,以為是一部與Memoria類似的聲學電影,但全片更像是圍繞樂器與符号的ARG。女主以某次神秘體驗為契機,開始收集線索,聲音會受到環境幹擾,從而形成某種特征,根據這些線索找到地圖上對應的地點,再到指定地點拿新線索,循環往複,直至在地圖上畫出所有線索的“幾何中心”,解明真相。對風景和地質的拍攝和聲音研究并肩發生着,LA變得無法辨認,蜿蜒的地勢被日光和植被雕刻,從音樂到噪聲。
起于聲音的流動,卻最終成型為拓撲學這樣一個抽象的數學質性的軌迹。借由女主朋友之口引出了巴赫多聲部賦格,卻沒真正的抵達複調音樂。全片充滿了創作團隊的個人審美表達,比如片尾曲的選擇隻是出于Jonathan個人喜好,比如對現代化噪音的暧昧感情,再比如聲音在劇情中對解謎其實沒幫助,用the mystery doesn't have a solution帶過似乎還是顯得牽強了。
KTXT電視機中的雪花點、CRT特有的波浪形花屏、湖面的漣漪,電影似乎更關于某種時間的命題。頻繁采用的先聲後畫和先畫後聲的剪輯手法不斷拓寬聲音所在的時間域,而地圖上ARG線索的位置關系則代表了空間的“拓撲”。結尾的棒球場與Carson的長片《高弧慢球》相呼應,amuletum響起,又與開篇的空無一人成對比,聲音是多麼美妙的東西啊。
見到了Omnes的多位主創,聲音的采集與合成、器物史的考古,從前期到拍攝再到後期所經曆的巨大困難,展示出的沖勁與活力讓人印象深刻。之前沒了解過塞壬這個神話意象,許多人物隐喻與變換、劇情的循環,甚至于主創對塞壬的厭女意象還進行了處理,都是在映後聽講解才悟出來。特别注意了一下片尾的credit,原聲很多都是導演本人和 Omnes其他成員作曲演奏的。這種小組創作狀态令人羨慕。祝創作者都能走上更加光明、寬敞的大路,而在這條路上,ta們還依舊可以成為ta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