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法體系中,Prima facie “初步證據”是當事人推動案件進入審理階段的最低要求。】
并沒有一看完這部電影就寫觀後感,是因為這之間有幾個需要讨論和思考的問題。不可否認,這個世界就是這麼複雜。有關性同意這件事的讨論,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是有利于女性的,這也反映了人類兩性之間最深刻的顯性矛盾。
但是,有一點需要消化和理解的是,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必須在充分必要的前提下謹慎的進行。當法律越來越“細”,越來越以其社會性的矯正,打破原有的生物自然屬性的話,人類也會面臨災難。在當代快餐、代餐型的社會模式下,為情而動已不多見,人機模式取代了日久生情,情緒價值取代了心有靈犀,這些“刻度”像尺規一樣,都是對人類自然而然的本能的銷蝕。
具體的說,性同意的問題,在東方國家,鑒别就更為艱難。女性在傳統文化的長期影響下,更喜歡以含蓄的方式被動表達同意。到底是情怯還是婉拒,哪能說得清。性同意更像是對一場雙邊關系的性質判定。那受困和受害程度,有沒有一個量化标準呢…這些都是需要謹慎面對的。
但,最終我還是想說,也十分肯定的是,無論站在什麼角度,法律必須更保護弱者,是對的。所以這部電影從司法的視域,提供了程序上理應有的正義,本該而未能進入法庭女性陪審員,被反複質問具體情節并未得到尊重和正視的女主,那張被手捂緊的嘴,那些在你左邊右邊的人,這些問題都作為“初步證據”進入了大家的思考中。
所以女性主義是什麼呢?是舉大旗還是掀桌子?我覺得,是尊重每一個平等的主體,是默守正義,是跨出第一步的初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