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電影開頭沉重的呼吸聲,我知道我必将在電影裡再次回到現實。

電影并不是避難所,而是把一切快樂、痛苦、孤獨、歡愉全部放大的顯微鏡,它是你的我的他的她的生活,不分國界。

《全職》講的是一個法國單身職場媽媽,奔跑于孩子、工作、面試之間,同時社會、政治的一粒沙,都是壓在每個人身上的一座山,罷工之于朱莉、防疫之于我,任何一個普通人都逃不過來自社會洪流的沖擊,站到最後的,一定是那個不斷奔跑的人。

作為女人,一個單身母親的女兒、一個職場母親的雙重身份,讓我對女主的經曆産生了絕對的共情。

對于我的母親來說,沖刷她的是下崗潮。

父親早逝後,我的母親就在家庭和職業中不斷的周旋,當我少不更事,覺得母親不夠愛我、不夠努力的幫助我學習、沒給我富足的生活,而我的母親,因為下崗,不得不奔波于各種兼職,她做過保潔員、服務員、小商販、推着自行車在寒冬裡叫賣、包餃子工人……她也經常在深夜裡痛哭,早上淚痕滿面的奔向工作,一個愛美、優雅的小女人,承擔了家庭工作的一切,隻是因為她的身份——母親。那時候的我不懂,隻覺得母親對我的陪伴太少了,她不夠愛我,甚至覺得她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

而如今,我才能體會,她付出了200%的努力,在工作和我的眼裡,她隻不過隻算及格而已。

如今,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生命中不再存在愛情,隻有金錢和孩子。普通的家庭,家境清寒,身為人母,沒有任何資格停下腳步,主業、副業、創業計劃……骨子裡的獨立精神,不可能也不允許自己停息下來,母親并不是一個女性的代名詞,這個名詞可以超越任何性别,那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那是在自己身心俱疲時仍能唱起搖籃曲的堅毅和溫柔。

你真的需要另外一個孩子,讓自己完整嗎?

我承認,有了第一個孩子後,因為激素和各種原因,你會想再生一個,給孩子做個伴、給自己做個伴、男女雙全給自己湊個好字,如果家境殷實,那打擾了,您随意。

但如果夫妻二人的感情不夠穩定、家庭收入勉強能糊口、你仍然有很宏大的職業構想,那一定要先看看這部電影再做決定。

因為你無法估量另外一個孩子颠覆你理想、家庭的能力,你無法保證你的婚姻會長期穩定,你無法确定家庭收入會支撐兩個孩子獲得好的教育,你要比照顧一個孩子更多倍的付出乃至放棄你的事業,因為你是女人,更是母親。

看了這個電影,我徹底放棄了沒要二胎的意難平。

畢竟人活一世,需要至少要為自己舍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