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th HKAFF 2024.10.28于香港百老彙電影中心。
曆時四年有餘的長片首作,導演用迷惘真摯的視角,回望自己的“家庭簡史”與韓國近四十年現代史的交織,實在是令人百感交集,熱淚盈眶。從光州大屠殺到全鬥煥下台,從世越号沉船到MeToo運動,女兒從在光化門站畏葸不前,到舉起相機走進抗議的人群,對準人群的攝影機鏡頭就是這個家庭以自己的形式凝視政治的眼睛。
在青瓦台任職的政府官員父親作為公務員為了保持中立不能言說政治,但尊重女兒的藝術表達并告誡她藝術家最忌自我審查,為保持作品完整自主而放棄參與剪輯和制作。與父親在八十年代社會運動中相識、産女後深陷産後抑郁的母親,為了找回自我投身反性壓迫的女性平權運動,在抗議遊行中富有鬥争熱情沖鋒在前,自光州事件到世越号事件始終初心不變。看似政治分歧巨大的父母卻共享了共同的價值根基,于是養育出如此具有細膩心思、反思态度和現實關懷的女兒。
世界上真的會有這麼好的家庭嗎?第一次覺得港譯的雙關戲法頗有趣味,“南韓民主家政課”,整部電影第一個鏡頭就是父親的背景音:“你出生的日子,正是韓國第一位民選總統盧泰愚接受審判的日子。”從那時起,家庭與政治便緊密纏繞不可分割。融政于家,又是我們在此際如何能苛求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