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荒蠻的故事中,讀者(觀衆)對三個主要角色的心理定位一般會經曆以下三個階段:
①獵人是主角,殺手、老警察是配角;
②殺手是主角,獵人、老警察是配角;
③老警察才是主角,獵人、殺手都是配角。
獵人是一個小心謹慎到連打獵都會順手帶走自己步槍彈殼的家夥。即使是面對已經涼透的屍體,他首先做的也不是立馬上前奪取裝滿了二百萬美元的錢箱,而是先撤掉屍體手裡的槍。
殺手是一個執行力爆表的精神變态。他能為了完成任務而不計一切手段,他就像一個生來就是去執行任務的沒有痛覺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他總是十分冷靜,而且能注意到常人無法注意到的細節。
老警察似乎總是落後于獵人與殺手一步,但這并不代表老警察就是一個不中用的家夥,他在年輕時恐怕也是雷厲風行的存在。正如小說所表達的,他老了,跟不上時代了,他無法理解這些新生代的行為。
除了老警察是一個絕對正義的存在之外,獵人與殺手的人物形象描寫,似乎才是這部作品最值得去發掘的點。
在我看來,獵人應該是整部作品中最貼近屏幕前大多數觀衆的角色(當然他會比常人更加謹慎,也有着更強的求生與戰鬥素養)。他當然明白在1980年這200萬意味着什麼,這是一塊送到嘴邊的肥肉,傻子才不會去撿。但畢竟是從别人手中拿到的意外之财,即使是被一度被貪欲所吞噬的獵人,也會在良心與道德的驅使下,決定為那個奄奄一息的墨西哥人送水。在被人追殺之後,獵人選擇妥善安排家人,獨自去應對即将到來的威脅。即使是獵人已經被殺手逼到絕路,他仍舊想用力扳回一局,守護這來之不易的财富。個人覺得這都是人之常情。
殺手則是一個執行力極強、砂仁不眨眼的精神變态。隻要接收到一個任務,他就像是一個被擰上了發條的人偶,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但在殺手來到獵人的家并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的時候,他卻沒有着急去追,而是從冰箱裡拿出一瓶牛奶。牛奶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着純潔的東西。就我個人看來,殺手手握一瓶牛奶的戲份,不僅僅是為了營造一種反差的詭異感,似乎也是為了體現殺手内心仍有一絲良知(但不多)。但這一點良知很快被殺手的高執行力所取代,這也是為什麼老警察後來發現那瓶牛奶被放在了桌子上,殺手似乎也并沒有喝。這就說明殺手拒絕了内心湧起的最後一點良知,繼續去尋找獵人。
而老警察在發現殺手提前一步離開後,選擇倒一杯牛奶喝下,似乎也剛好與這個人物的正義性的設定相匹配。畢竟牛奶代表了純潔,正義的人喝牛奶,似乎再正常不過。
即使是獵人與殺手再聰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兩者你來我往的一次次交鋒才是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
獵人選擇把錢箱放到汽車旅館的通風口,卻忽視了箱子在灰塵上滑行的痕迹;殺手在與獵人相遇之前過于順利,低估了獵人的戰鬥實力,被獵人的霰彈槍擊傷;獵人過于自信,依舊把錢箱藏在旅館的通風口,結果慘遭殺手殺害,錢箱也被取走;殺手按部就班完成任務,但他在駕車途中卻被一輛闖紅燈的汽車所沖撞。
獵人覺得自己戰鬥經驗豐富,可以守護這筆錢,但他最終卻被殺手所害;老警察覺得自己辦案經驗豐富,一定可以捉拿殺手,但最終失敗;殺手覺得自己無所匹敵,但最終他自己也不得不服從于更高等級的自然法則,那就是“命運”。
究其根本,《老無所依》講的就是一個“天注定”的故事。獵人與二百萬美元的相遇是天注定;哪怕獵人不去給墨西哥人送水,殺手照樣會找到他,這是天注定;那幾個被殺手所害的無辜路人,他們運氣不佳遇到殺手也是天注定……最後殺手駕車被撞更是天注定。而“天注定”就是命運,不論你在這個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終究難逃“命運的安排”。
如果說,面對追殺,獵人的僥幸逃脫讓讀者覺得獵人是故事的主角;獵人突然暴斃,殺手逃之夭夭讓人驚覺殺手是主角;以及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老警察才是真正的主角,那麼,就我個人來看,這三個人似乎都隻是命運的配角,僅此而已。
相比于《人心不古》我還是更喜歡《老無所依》這個譯名。前者似乎隻是在闡述人心險惡,後者則在此基礎上表現出老一輩對新時代的無奈。他們已經無法接受年輕人和新生代的行為與思想,他們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理解甚至是糾正。他們一方面不斷懷念着以前的美好時光,一方面又對自認為糟糕的現狀無可奈何。對他們而言,最好的做法似乎也隻能逃避。在年輕的血氣方剛的年紀,他們會堅信自己一定會深深紮根于這片土地,哪怕有一天老去,也會給後代一些啟示。可真等他們到了風燭殘年的年紀,卻發現這個世界早已變得比自己想象中要更加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