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在電影中和現實世界交彙的2025年,重溫了這部佳作。很多人說它是來自2013年的賽博預言,但我認為,它始終描繪出的是盡管孤獨是常态,但人類始終渴望與他人産生靈魂的共鳴。
———————————————————————
孤獨并非現代社會的産物,它是人類存在的原生狀态。劇中男主因為孤獨,因為走不出離婚的陰霾,會選擇深夜跟人在線匹配phone sex,然而他并沒有獲得快樂,隻是越來越孤獨。“我渴望有個人跟我做愛,以彌補我心中的裂痕”。
———————————————————————
機緣巧合下,他獲得了一個新的OS,短短數句對話就能為他量身定做。這和現在“大數據”這個概念幾乎一樣。想象一下,有一個懂你全部感受,能滿足你所有的預期,一個你戴上耳機就能立馬陪伴你的AI,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就能實現(類似于Qwen 3.0Max)。
在看劇的過程中,結合當今科技水平,我在想象,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AI,并且能一直陪伴你,讓你切身體會到世界上最适合你的伴侶其實是你的思想的映射(世另我),或許2030年之前就能普世。然而當電影進行到Samantha安排一個志願者女孩來替代她和男主sex的時候,科技水平或許在2050年之前能夠達到,隻要你有足夠的錢,你就可以讓AI公司制造出一個擁有你一直戀愛着的那個OS的實體出來(人造人了屬于是)。
“你是我朝夕相伴觸手可及的虛拟。”——陳粒《虛拟》
———————————————————————
說回影片,拍攝地選的太正确了,魔都上海,最容易讓現代人寂寞泛濫的地方之一。且2013年的電影裡還是霧霾天氣為主,難免不讓人想到此片導演的前妻拍的《迷失東京》…
———————————————————————
最後,在經濟下行的現在,物質消費或許沒那麼容易給人帶來快樂了,但虛拟體驗絕對更讓人依賴,比如刷短視頻、看直播等。所以對應前文說的,2013年擲出的回旋镖确實穩穩正中2025年的當下了,人們想要擺脫現在這種迷茫、無奈、孤獨、碎片化的快樂的狀态實屬不易,所以才會有了中式夢核,無限懷念童年時和經濟上行時人們的精神狀态……不是有句話說,隻有過得不好的人才會懷念過去麼……确實,現在有錢的人,隻要不沾黃賭毒,能體驗的快樂太多了……我要是有錢了,就去當個地球的街溜子,滿世界流浪去……
人生而孤獨,卻渴望擁抱相似的靈魂丨觀影随想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