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超人》和《小醜2:雙重妄想》确實存在某些相似之處,在于他們堅持了更正确的價值觀,而非為了更多的吹捧(無論電影内外)。被捧上神壇的角色必然是更受庸衆歡迎的,将其拉下來勢必會收獲噓聲,同時戴上的則是人性的皇冠。克拉克·肯特接受流言蜚語選擇自首,亞瑟承認殺人罪行選擇服刑,都是需要勇氣的行為——克拉克大可以隐居起來不問世事,亞瑟可以成為哥譚犯罪之王逃避罪責,但是他們都選擇面對而非漠視内心的譴責,選擇入世而非出世,選擇人性而非神性,這才是真正正确的選擇。哪怕把這兩個角色放到現實當中,我也更希望是他們,而非《鋼鐵之軀》裡的超人或是《小醜1》裡的小醜。以至于在電影裡一直挨打,那也應當是施暴者,而非被施暴者的問題,就像被入侵的小國或是被虐殺的獄友,慕強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隻是種安慰劑,催眠針,尤其還是在面對虛拟角色的時候,就更顯得荒誕可笑了。因為塑造了“更好”的超人和“沒那麼壞”的小醜而遭到非議,讓我不禁思考,觀衆觀看電影時究竟将自己架于何處,一個需要時刻仰視的角色的存在才是值得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