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将軍号》
也許是因為前面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也許是以前沒看完,我記憶裡《将軍号》的片段全是前面火車追逐的片段,對後半部分沒啥印象。後半段好多部分又一次帶給我驚喜。在那個年代電影居然可以這樣拍本身就給人帶來巨大的震撼!那種巧妙的鏡頭預言,那生動靈活的演技,不用過多分析(因為最近很少看拉片之類的東西,自己也分析不出來),就超級震撼!上次看卓别林的《淘金記》的時候,我就跟坐我旁邊的學弟安利另一位偉大的大師基頓。沒想到半年後我們又在一起看基頓《将軍号》了,半年前我們倆剛認識好像也不熟,看《淘金記》的時候我們都是獨自去的,結果偶遇了,電影結束後還在書店聊了半小時。半年來我們成為更熟悉的朋友了,一起徒過步,一起參加過活動,一起看電影。這次要去看《将軍号》也是我們倆各自去,直到報完名後我才發現他也去。真的是超級巧。還有上次一起看《淘金記》的另一位朋友,這次湊巧也有機會一起,也是挺幸運的事。
雖然學弟那次問起來我說自己最喜歡的導演是庫布裡克,最喜歡的演員是格裡高利·派克。但還是很喜歡其他好多導演和演員。比如卓别林和基頓。當時很少像現在一樣動不動亂發朋友圈。看了他們倆的《舞台春秋》之後,還特意發了一個朋友圈(當時的朋友圈好簡潔,好像沒有這麼多的碎碎念,現在的狀态是現實話不多,網上全是碎碎念,大家都覺得反差好大,對着熟悉的人還能說點啥,對于陌生人确實i)。
我從大二就開始看默片了,第一部是卓别林的,忘記哪部了。之後追完了卓别林的全部電影。看《舞台春秋》中發現是基頓和卓别林一起拍的,不過在此之前就看過基頓的其他電影了。上頭的時候陸陸續續追完了兩位大師全部的電影。兩位電影大師的作品都很喜歡。覺得基頓的電影的各種動作難度系數更高,看起來更驚險刺激一點。卓别林的電影更有劇情感。但每次他們塑造的角色都能吸引你。雖然是在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見得挺多的那種小角色,但他們的演技以及動作就會一直吸引你。
很羨慕那些從很小就開始做一些事的人,認識一個從小就熱愛繪畫在牆上畫畫的朋友,現在成為一名插畫師。還下圍棋,彈古琴,都是一直以來堅持下來的愛好。
或者從小就開始堅持學一門樂器的朋友。長大後還自學其他樂器,還會自己編曲什麼的。
感覺做什麼事都要趁早,做着做着就知道自己以後該做什麼了,不像我天天迷茫還沒行動力。
基頓在三歲的時候,基頓開始與他的父母一起作為“基頓三人組”參與演出。從小的表演經曆讓他逐漸發展出了後來标志性的無表情演出以及靈活的動作。确實看他的好多電影,他的表情大多數時候都是變化不大的。
這一點好像有很多影評分析過。用變化不大的表情演十幾部經典長篇,而且每一部都能讓人沉侵其中,真的太厲害了。
也許是因為最近面試壓力過大,昨天看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水的重力勢能,蒸汽機,做功,機械能守恒,内能之類的知識,反正這些知識最近在腦子裡飄來飄去。哈哈哈!我得趕緊找個框架把它們框起來了。我發現确實心情沒有整理好的時候都不太适合享受電影。
大學最适合看電影了,因為不追求保研的話平時就安心在圖書館看電影看書。安心摸魚,後面再學,不挂科就行,抱着這樣的态度我在圖書館好像接觸到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要是當時學個我能學懂的,說不定我就跑去卷保研了,壓根不會接觸到這麼多感興趣的東西。之後也不會和那麼多擁有相似的愛好的人成為朋友。
碎碎念到昨天看的這部電影本身。《将軍号》以前也是充滿争議的,基頓将他對火車的癡迷融合在了電影中,特别是一幕史詩級别的機車追逐鏡頭。影片選用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場景重現了戰時的真實事件。雖然這部電影後來被視作為基頓最偉大的電影成就,但是在上映之時卻毀譽參半。對于一些喜歡輕松喜劇的影迷來說這部電影太過戲劇化了,一些影評人在說這部電影“缺乏笑料”的同時,也質疑了基頓選用喜劇方式拍攝内戰的想法。這部電影之後他再也沒能完全掌控自己電影的拍攝,感覺還挺遺憾的。導演對電影有完整的掌控權和決定權真的太重要了。
去薔薇書店和朋友們二刷
...
...
...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2023印象最深刻的紀錄片
看完《巢》,雖然有點緻郁,但我和弟弟都覺得這部電影值得好評。紀錄片的方方面面都能引起當代年輕人的共鳴吧。弟弟說他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和電影裡的主人公有點像,說着說着就會起争執。我可能和這個人一樣,繼續從事這些沒有技術沒有門檻的工作的話, ...
我也想當魚博士
去書店二刷電影《魚之子》,看完之後有人覺得他像阿甘,有人覺得他缺乏社會毒打,電影中的每個人都非常善良,不夠現實。主人公一路走來都有很多人支持他。最大的挫折也就是換了好幾份工作。但是在換工作的途中,碰到的老闆同事還都是十分善良的。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