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後寶拉出嫁的段落。
會為劇中的愛情而感動,但不會為劇中的親情落淚。因為,現實中有愛人如此愛我,但現實中父母對我基本沒有感情,令人心寒。
我在20歲之前,很重視父親。我在8歲之前,也許在乎過母親。
但是,母親自我有意識以來,總是暴虐成行、對我和大姐各種毆打,實在是很難對她有感情。
越長大越認識到,父母是一類人,區别隻在于父親基本不打孩子、父親不說難聽的話。
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隻有父母與兒子一家三口,其餘的我、大姐、爺爺,都是多餘的人。
如今,多餘的人在外生活得很開心。
上周删除了母親微信,心情愉悅。
以前長時間沒聯系父親,總會有愧疚感,擔心父親為我擔憂。
現在看來,父親的擔憂,是擔憂我斷親。母親并不在意我與她斷親,畢竟她從來沒主動跟聯系過我。
父親擔心我斷親,也并不是出于父愛,而是因為我是全家學曆最高的孩子,是他對外炫耀的資本。
但是,一想到我努力求學的路上,父親的态度和母親一樣冷漠,拒絕給艱難時期的我施以援手,真是讓我徹底心寒。
救急不救窮,父母對我也是這樣的态度。
對父母的不滿如滔滔江水,一時也說不完,就讓它過去吧。
也許,有一天我不再提他們,就是真正放下了。
就像不知不覺間,我不再提不對,并且好像從來沒進去過,裡面帶給我的創傷,已經慢慢褪去了。
向前走吧。
看完啦。
回憶往昔,我最懷念的,是19年9月到12月24号租房備考研究生的時候。那時候每天生活很平靜,按部就班地學習。到11月情緒波動很大,經常在陽台上哭。
但現在看來,那時候目标堅定、信念堅定、行動力拉滿。不像現在,有課的一天就去上班,上班是為了等下班。沒課的一天就吃了睡、睡了吃,在晚上睡覺前再突擊備課。
看本劇一大改變,就是要改變作息,回到19年的冬天,為理想而奮鬥。
另外,超級喜歡樸寶劍飾演的寬植和阿澤。溫和、善良、有愛、有能力、專情、細緻、支持肯定型伴侶非常贊。
我的伴侶也大緻如此。
上帝是公平的,當我發覺沒有親情時,愛情及時補位。愛人給我的愛,讓我鮮活地過生活。常跟朋友說一句:我對象比我爸媽還愛我。
哈哈哈當然是因為爸媽一點兒也不愛我,所以突出有愛的伴侶。
親情友情愛情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事業進步、理想追求。
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