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曆是塑造一個人最重要的時間段,電影的主人公Leo和Remi兩人一起長大,一起共度了十來年的時光,兩人感情深厚,互相是對方生命裡最鮮豔快樂的一大部分。
在電影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出Leo更為開朗但十分在乎外界的眼光,Remi更為内斂但隻在乎身邊的人想法。在遭到同學“你們是不是情侶”的問題和言語霸淩的時候,兩個人都在場,但兩個人之後的反應截然不同。Remi依舊在草地上習慣性地枕在Leo身上,而當Leo假裝躲開時他依舊很自然地把身體靠上去,但Leo此時想着他要融入其他同學,他不要被别人誤會。所以他去學冰球,他去成為絕對不會被認為是“娘炮”的小團體中的一員,而在學校疏遠了Remi。回到家後,他倆依舊是好朋友的關系依舊無話不談,但Leo卻不再和Remi同床了,這是一個荷爾蒙意識的萌發,Leo在朋友的概念中第一次融進了性别。
在浴室那段我認為是為後面Remi自殺埋下了伏筆,電影中媽媽不讓他把門鎖住這一信息可以看出Remi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是這麼被要求的,我猜測會不會是因為媽媽她深知兒子的性格内向有可能會發生這類的事以及她在醫院上班了解過很多青少年自殺的事件,所以她對兒子把門緊鎖有很強的不安感。
說到這,電影在Remi死前和死後拍攝Leo的鏡頭有很大的不同,我很喜歡這種風格。Remi死前Leo跟他人一起玩的時候鏡頭永遠是全景的,Leo永遠是在邊上的,而他的眼神裡總有中心不在焉的感覺。而之後拍攝視角就變成了以Leo為中心,好似他更投入自己的生活了。前面的拍攝方法一是突顯出了Leo的不自然感,二是這個角度也是Remi在觀察他的視角,Remi跟同學聊天時是不是也經常把目光投向Leo?之後以Leo為中心的視角更多是表現出他隻能心無旁骛地在這裡繼續生活下去,繼續向前走,走出Remi的死。
但就如開頭所說,他們已經習慣于對方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論Leo有多努力地表現出他很好,他可以繼續好好地生活下去,但總是時不時地會有回憶跳出來刺他一下,他無法控制。他隻能在大家都 move on的每一刻中去假裝若無其事,最後在自己受傷時流下眼淚。
另外在Remi死前和死後的鏡頭中,Leo都有幫着家裡幹農活的片段,個人認為前者是在逃避Remi減少和他的相處時間,然後順便鍛煉體力顯得陽剛點。而後者是成長,是經曆過變故後的成熟。
這個影片從Remi死後,我就時不時在擦眼淚。情緒的傳達,人物的心境變化都很好地傳達給了觀衆。在最後Leo和Remi媽媽的那部分,真是很感人,Remi媽媽其實也是看着Leo長大的,她和Leo關系也很好,Leo最後對她坦白了心聲但又被她趕下車時,Leo有相當一部分的程度的傷心是因為她的态度,他在後面舉起棍子與其說是想保護自己不如說他是覺得他應當被Remi母親打一頓,他想獲得她的原諒。他對Remi的感情,對Remi母親的愧疚和對以前他們相處那麼融洽的時光一去不複返的現實感到難過。在母親視角來看也是如此,她如何原諒Leo,在知道了自己兒子的死和死前那痛苦的日子的直接原因是這個孩子,她怎麼面對跟兒子一起長大的也是她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所以她們一家選擇搬走了,Leo身上承載着Remi快樂的回憶也裝滿了Remi死前的悲郁。她無法面對。
在片尾,Leo穿過花海回頭望的那一瞬間,不知他是否已經認清,這段戛然而止的青春将會伴随他的終生。
青春永遠活在你的記憶中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