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完了。
看它熙熙攘攘來,又大廈傾頹去,最後真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幹淨。
個人覺得是超過了《大明王朝1566》的,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沒有所謂勝利者,所有人都是結構下的,所有人都是權力的工具。這一部是真真切切揭示了封建帝王和官僚,中央和地方之間微妙關系與拉扯的,讓我不禁想起《叫魂》來。而《叫魂》所探讨的時代,恰恰就是《雍正王朝》之後即将到來的時代,讓人忍不住有被曆史貫穿、因果往複的感覺。
任何時候的成與敗可能都不是一時的,而任何一個封建君主都不是單一且扁平的。比如清朝的弊病也許早已積下,僅靠雍正幾十年的宵衣旰食是救不回來的。比如滿漢的問題從入關時就存在,乾隆時加劇,也是質變的結果。《雍正王朝》帶來了許多思考,許多議題。受傳統的影響,如今我們的社會治理也未嘗沒有曆史的影子。
另外讓我很驚豔的是,裡面的女性角色每一個都被塑造得很成功。雖然曆史叙事永遠是男性的叙事,但是作為有現代思想的我們,不能忽視女性在曆史中的印記和作用,隻可惜,很多曆史劇并沒有關注。在《雍正王朝》裡,被關注到的不止是曆史上有名字的女性,更多是普通人,甚至是權力鬥争下、封建糟粕下的犧牲品。我們能看到她們身上許多熠熠生輝的高光之處,比如秋月、蘇舜卿、翠兒、春華、喬引娣。每個人都是不屈的,每個人都是堅韌又凄美的。我能看到她們的存在,也能看到她們的悲劇,這是時代賦予的,所以也體現了編劇的批判性。相比于沉溺于朋黨、權力争奪的男人們,她們顯得更加幹淨、純粹,她們的感情是直接的、如一的,她們的态度也是堅決的、明确的。她們可以為了愛去直面死亡,為了家人朋友的情義忍辱負重,也可以為了内心去反抗倫理綱常,所以她們如此美麗,如此鮮活。
最後,想說兩個最喜歡的鏡頭語言。一個是老八死後留遺書時,出現在房間門前。他背着月光,衣袂紛飛,藍白色的下擺在風中起舞,真真切切是光風霁月八賢王的樣子!
還有一處,也是裙擺的鏡頭。喬引娣和雍正深夜談心,說到喬引娣進宮多久時,雍正上前,鏡頭用衣擺的碰撞告訴觀衆他們離得有多近,轉而,雍正又擦肩離去,極緻的拉扯與克制,好美的隐忍的愛,好美的點到為止!
其實這部劇我看得很慢,從去年看到今年,中間也經常會走神,但好在這個周末一口氣看完了。結束後,唯餘感慨,唯餘歎息。它沒有誇張的描繪,沒有刻意對帝王、盛世的贊美(此處批評《清平樂》),滾滾長卷收尾後,隻剩下今人對時代的慨歎。
淺做幾句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