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現的演技決定了他隻能演些輕松愉快的角色,演這種背負傷痛的男主簡直災難,一下就暴露出他的台詞和表演水平不太行。陳麥冬這角色一旦嚴肅起來說話,就給人一種“都退後我要開始裝逼了”的感覺,非常不自然。
2.男主設定是遺體整容師,看了七集,就開頭有些裝腔作勢的假知識點,男主更是沒有在鏡頭下做過一次為遺體化妝,唯一一次處理遺體就是剪指甲,但是那遺體狀态一看就穿幫...一邊強調這個職業多麼偉大,一邊又忌諱遺體,忌諱這個職業的核心工作内容。如果想要依托這個職業講故事,那就要認真嚴肅地展現這個職業,而不是基于想象拍一些邊角料。
3.所謂的“死亡教育”也太浮于表面了,冠冕堂皇地說幾句話就行了?何叔這個角色的去世為劇情服務的成分太高了,還沒出場多久的角色,根本沒有和觀衆建立情感聯系,沒辦法共情,所以我看着三姐弟難受,心裡一點波瀾都沒有。全劇最高光的死亡教育是林奶奶獻上的
看完後補充:如果這個劇不沾邊殡葬,不大談生死,不逼着女主在事業和愛情中别扭地做抉擇,隻簡簡單單的拍甜劇,那還能不帶腦子的開心一下。但編劇導演是什麼都想要,但又沒法把這些内核拍好,于是就有了畫面精美,配樂動聽,但仔細琢磨卻又怎麼也站不住腳的這部劇。最後兩集矛盾設計得讓我氣笑了,這是什麼烏托邦啊,休假若幹天,臨走前才告知未婚夫,一回上海立馬把最大的創業難題搞定,鏡頭一轉一下6個月過去了,馬上女主就又開心的出現。上一秒苦大仇深的氛圍,突兀地跳轉個半年,這期間什麼心理變化也沒有,女主就自我調整好了,再聽别人多說一句,突然就一拍腦袋想到回鄉創業了?合着之前說了那麼久多放不下上海都是扯淡啊,怎麼惡心了男主半年你才知道可以回鄉創業,我尋思政策優惠也不是直接送錢吧。不會設計情節就不要故意惡心觀衆,太敗好感了。
女主一邊立着拼事業,獨立女性的人設,一邊又上演戀愛腦離不開男人;一邊說着殘疾人和别人沒什麼不同,不能把殘疾當借口,卻每次都在做錯事以後把鍋甩在殘疾帶來的傷痛上,我看這部劇對女主一點好感都沒有。
披着糖衣的shi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