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有用心制作的,很遺憾在我這裡高不過三星。
演員都是我頗喜歡的:飾演Dan的Wagner Moura在毒枭第一季留下過令人難忘的表演;飾演Harper的Jamie Bell在千禧年以Billy Elliot出道,二十多年來佳作累累,是在觀衆的注視中長大的;飾演Jin-Sook的Phillipa Soo在Hamilton裡飾演Eliza是閃光女孩無疑了;就連飾演女主母親的Amy Brenneman 也勾起回憶——今天的老母親當初閃閃發光還是在經典警匪電影Heat(盜火線)中:那是部地道的男人戲,而她的珍貴存在代表着溫婉清澈,令警匪追逐中的De Niro(以及觀衆)都蓦然感到了對于美好未來的纖弱悸動……而那還是在……1995年。(飾演Klara的Madeline Brewer則是Moss在Handmaid's Tale的老搭檔。)
幾位主演的表演皆準确有力。Moss在末集說服驗屍官是精彩一筆:不但她的誠摯打動驗屍官(以及觀衆)、從而帶來對劇情的關鍵推動,而且她對逝去的Dan的人品所做的總結同時也是她對Dan的認識的升華。女主大概就是由此覺知這個落魄男人的可貴,暗線連到劇末重新在吧台慧眼識珠的拿捏這個shining boy。
Moss被譽為此劇的定海神針,不但獨霸海報,而且擔任執行制片和導演之一。(執行制片裡竟還有Leonardo DiCaprio。)
那麼為何三星呢?主要是因為:
1. 強行設定先導。房子就是房子,自有其一套房主認定、時間流動的規則;沒依據,不解釋,充滿道路自信。重重懸疑揭開了……而答案就這?說起來Harper對房子從闖入到接受明顯缺乏一個心理轉變的刻畫。這種陡然怪力亂神的畫風,難道不需要通過對他的心路曆程加以描繪,從而引導觀衆接受嗎?缺掉這個環節就為了給觀衆和Klara一個逛街小驚喜?真是得不償失。
花了很多力氣去編排也費了觀衆好多眼力的周遭倏變也令人費解。劇中倒是嘗試借Jin-Sook之口加以解釋,但這解釋也含混不清、離奇不堪。周邊倏變一而再、再而三,對劇情沒有真正推動,反而成為累贅。
看看其他設定怪規則的影視作品,有把規則引入得很巧妙、解釋得很清楚,乃至進而“玩規則”的(想想盜夢空間)。不值得參考嗎?其實末集Harper瘋狂殺人,不斷改變二女周遭,起到了阻礙她們調查的效果。Harper是在玩規則嗎?否則到底是什麼在驅動他呢?也不明說是要觀衆猜嗎?
怪設定有其原因在。原著是南非女作家Beukes的流行小說。在這樣的設定下,殺手殺人方式就可以極其詭異,意在捕捉讓人汗毛直豎的恐怖感覺。原著大量篇幅給了各個受害者:每章從一個受害者視角描寫被害過程。流行小說嘛,你get到了吧。原著裡謀殺的目标都是由房子指定,Harper被迫執行,是真·房奴無疑了。劇集改為Harper由其厭女情緒驅使而作案,目标都是生活中自然遇到,這是很高明的:可信,豐富人物,且加強了女性主義視角。
怪設定在劇集裡也帶來了作案時的恐怖感(但比較短暫)和Moss視角的懸疑感,奈何解疑主要靠編,雷聲大雨點小了。
2. 解謎過程廉價。調查記者被殺害,居然順便偷錢包;女主拿到錢包,一下就有地址了。沒有分析推演、迷霧重重,沒有柳暗花明、恍然大悟,整個過程基本張力為零。當然觀衆早已從殺手視角了解到真相了,但有誰曾為女主和記者的探索捏一把汗的麼?
3. 人物仍欠出彩。表演上佳,但限于劇本,沒有哪個角色深深烙印在觀衆心中。這個問題其實小說就有,讀者在讀後感裡抱怨沒興趣共情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Kirby可能還好;救下其他閃亮女孩之後她如果能現身假裝偶遇一下其實會更好,因為可以升華無名英雄和扣題到姐妹情。Dan主要靠氣質,似乎到領盒飯也沒機會真正掙紮過。Harper專程追溯受害人童年去毀蜜蜂,那股子“我掌控你,我就是要毀了你”的厭女情緒溢出屏幕,但這個人物其實是有點單薄的。Jin-Sook這個角色自己的性格演進在哪裡?
既然恐怖是大方向,那麼唔該大家都強打一下精神來做工具人咯~
(對原著的另一改編是将女主從女大學生改為工作多年,從而增加厚重感,也是很聰明的。)
其實很認同女性權益伸張:無懼風雨,你最閃亮。而不得不留意到劇中女性角色多是單身,故事演進中伴侶概付阙如,女主母親也是單親媽媽,唯一女主婚姻隻在短暫的平行時空且頗勸退,是成長為大女主後才去拿捏閃亮男孩。這部女性原著、制片、編劇、主演的劇集裡,男性角色主要包括殺手壞坯、幫兇弱坯、待拯救的落魄boy和錯配。我是覺得完全可,但也不至于為此加星了。
(原著沒讀過,隻搜讀了書評和編導訪談,還望方家法正。此劇所本的小說完全收尾,因而是否有下一季存疑。原作者另有兩部書在改編劇集、一部書在改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