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給我最深感觸的不是愛情,而是老父親對待死亡的态度變化。由最初的恐慌,到知道後的不知所措,逐漸憤怒,到無能為力,最後平靜微笑面對的一個心理過程。宛如得了癌症晚期的病人,知道自己将會有一個生死期限時,他的心理狀态從不可置信,到确信崩潰,最後坦然接受的過程。人的死亡有很多種,一種是不自知的意外亡故,正如劇中死神附身的年輕人。一種是希望帶着美好回憶死在過去的人,他有生的可能和機會,但是她沒有生的意願,正如劇中那位認出死神的婆婆。那麼主角老父親其實是走到了人生終點,對生有意願,卻沒有生的選擇的人。人生百年,猶如一瞬。正如主角發表演講的那樣,六十五年時光,轉瞬即過,仿佛眨眼間。他其實想說的話很多,但是他不知道如何開口,最終也隻是和他生平認識的人,留下最後一句願所有人都可以人生有幸,不留遺憾。
我們都是人生路上的旅人,朝着死亡的終點走去。時間把我們生活的時光拉成了一條線,我也希望未來的我們回頭望向曾經的生活時,不是歎息如果怎樣就好了。其實人生這場戲,演員都希望不留遺憾,可編劇卻不停地為難他們,讓他們處處遺憾。月有陰晴圓缺,世事無常。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像老父親那樣,再割舍不下女兒家人好友,也終笑着面對,迎接死亡的到來。其實最後他們一起離開的背影,讓我覺得也許死亡不一定是生的結束,或許他也是生的延續。正如世界上最完美的圖形是圓形,地球是圓的,輪回也是一個圓。可能死與生正是莫比烏斯環呢,無限延續,永無止境。隻是也許我們可能在不同的時空裡,延續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