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拍一部像迷失東京一樣的紀錄片”,是朋友很高的贊譽讓我對這部片子充滿了興趣。“40w的投入但現在b站已經700w人付費觀看了”,商業化的成功更讓人驚歎。

也許帶有不切實際的預期,看完以後才會有些失望。(我隻看了迷失東京,這裡說的也是關于迷失東京的感受)

最讓人失望的點是,原本期待作品會呈現一個真實的東京,媒體刻闆印象背後的的東京,隔着東海隔着文化面紗後難以看穿的東京。但紀錄片中講述的故事,選取的視角卻是刻闆印象的繼續呈現和複刻。

《如龍》一樣的日本黑幫,如數家珍的AV女優,發達的情色産業,孤獨死流行的超老齡化社會。這些已經是流行了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概念,無需再多一部片子描述。如果聚焦這些已經讨論很多的内容,那也可以有一些更深度的挖掘。但片子裡這種挖掘也是不夠的,比如AV從業人員那段,過于聚焦他們拍攝性愛與真實性愛感受區别。但對于從業狀态,甚至這折射的社會現象探究都不夠。比如上野千鶴子和鈴木涼美的書信對談《始于極限》談到的女性在從事這個行業中的個人思考。不是要對比二者的深度,但至少這些已經很出圈的相關内容,是否可以作為參考和思考的起點。

這種點到為止的淺顯,讓大家隻能看到一個浮于表面的噱頭東京。黑幫、AV女優、流浪漢的金句點綴真的能代表東京嗎?并且在整個片子裡,“東京對你而言是怎樣的”這樣的問題都隻是像點綴,好似也沒有去探讨個人與這座城市,這座城市文化相關的話題。

有一些可以深度的人和事,卻好像又淺嘗辄止了。比如頻出金句的流浪漢,紀錄片裡淪為了穿插BGM,但他為什麼選擇流浪,他的流浪生活是怎樣的,東京這樣的大城市為他的流浪做了什麼支撐或者排斥嗎?同樣是寫流浪漢,《東京教父》是不是也可以作為借鑒和起點呢。比如,帶着3個孩子還要去snack店上班的媽媽,她是如何看待這份職業的,她白天的工作是怎樣的,她需要掙多少錢才能維持他們的生活,她提到過的養熱帶魚的丈夫呢,怎麼完全消失了?我希望知道她的故事,而不是看她在店裡唱5分鐘的歌。那個頭發花白但在應援現場跳得忘我的大叔,他又會有什麼故事?為什麼頭發都白了的年齡,會把自己對美好的向往投射在年輕的偶像上?如果隻停留在坐在茶餐廳裡描述二十年前就有的現象,那提供不了更多的價值。

大部分的有沖擊力的視覺畫面,都淪為了穿插和背景。比如開頭不久很長的地鐵通勤混剪,很漂亮的視覺,但希望傳遞什麼呢?為什麼在窒息的空間,疲勞的通勤感後,接的不是普通上班族的故事呢,不是東京住房通勤相關的信息呢?很想知道,一個普通的東京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的打工和北京不同嗎?不同在哪裡呢?

也許标題讓我誤導。大量中國青年迷失在北上廣深,迷失在高度現代化社會裡,迷失在互聯網的信息浪潮裡。我以為作者會觀察同為現代化大城市,但中國年輕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東京,又會是一番如何的景象。但顯然,隻是強化了一些互聯網裡東京的噱頭标簽。這不是迷失在東京,而是迷失在互聯網了。

這種不适感,在最後探訪孤獨死老人家中的時候達到頂峰。作者一直在強調“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臭”、“這裡地闆是黏糊糊的”、“液體留下的痕迹”、“我這雙鞋子不要了”,以及各種蟲子的特寫。繼續把一些噱頭的、博眼球的東西貫徹到底,甚至失去了對死者的尊重。但更應該看到的東西卻沒有了,什麼樣的老人會孤獨死?他住在什麼街區,為什麼沒有人發現,他生前生活狀态是怎樣的。隻有那一套套漫畫好像讓我們得以一窺死者生前的一點畫面。

整部片子中,黑幫老大那段是最完整最好看的。其他部分都太零碎淺薄了,可能也有語言差異問題吧。看來40w拍片子的确還不太夠。

對作者做這件事情是敬佩的,有這麼多人願意看一個紀實的東西也挺好的。但希望還是再深度一點吧,做過記者的人,可以更深度一點的,不要迷失在互聯網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