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fill the whole thing with everyone you ever meet, everyone you ever know, everyone you just ever imagine. It'll be a universe.”
整部電影的核心就在于查克的老師對他說的這段話。老師把手指放在查克的頭兩側,問他此刻她雙手之間的東西是什麼?—— THE UNIVERSE. 隻要個體将其所有見到的人放在腦中,就會構建起自己的宇宙。這就是影片一直傳遞的概念:“我即宇宙”。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的世界末日,其實就是“查克宇宙”的崩塌,而其正好對應了查克生命的消逝。

...
...

影片通過三幕以倒叙的方式回顧了查克的一生。影片一開始的“第三幕”,以馬蒂·安德森的視角展開,描述了“查克宇宙”最後的時刻。在查克生命垂危的時刻,醫院中所有的心電監護儀,都顯示的是查克的數據。

...
...

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馬蒂·安德森并非查克熟識的人,隻是查克上學時同一所學校的老師,在舞會後對他進行了贊賞。那麼究竟為什麼影片的一開始要選擇他作為叙述主體呢?

...
...
...

我想,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那個閣樓說起。通過影片最後的“第一幕”我們知道,查克賣掉了房子,連同那個閣樓裡的秘密。但是爺爺曾經說過,這件房子幾經翻修,穹頂閣樓卻從未改變。而這幢房子現在的主人,正是馬蒂·安德森。他在影片的“第三幕”和菲麗西亞打電話的時候,曾數次看向樓梯上的閣樓,那個從始至終都被封鎖的、謎一般的閣樓。

...
...
...

除了馬蒂以外,第三幕中還有一些面孔反複貫穿電影。包括“第一幕”中出現的給爺爺安排葬禮的殡儀館老闆,雖然他聲稱并不認識查克,但事實并非如此,他隻是忘記了這個爺爺去世時當時還未成年的孩子。他見到馬蒂時所說的地球一天隻有23小時56分鐘,還有Math can't lie,都說明查克爺爺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

...
...

還有這個滑旱冰的小女孩,在“第二幕”中跳舞的女孩離去的身影中,她迎面滑着旱冰向查克走來,因此留在了查克的記憶中。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這個小女孩仍然在進行着生命中最熱愛的活動,哪怕世界末日即将來臨。

...
...

“第三幕”中貫穿始終的“謝謝你,查克”,是他在意識中對自己進行最後的肯定與告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謝謝自己構建了如此絢爛的宇宙,這個宇宙中的每個人都是如此的鮮活。That's 39 great years!

...

來到影片的第二幕,查克停在一個鼓手面前,那一刻,他并不知道為何駐足于此。但通過快速的閃回鏡頭,我們知道,他回想起了奶奶在廚房一邊用鍋鏟打着節拍,一邊舞動的場景。

...
...

後來,他邀請街邊的紅衣女孩跳舞,叫她Little sister,也是源于當時奶奶叫他Little brother.

...
...

跳舞雖然沒有成為查克賴以生存的職業,卻貫穿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無論是上學時舞會上大放異彩,還是中年時期在街邊和陌生人起舞。直到他人生的最後一刻,他的世界中仍然在播放少年時期舞會上的那首Gimme Some Lovin'. 電視上也是小時候他和奶奶一起看的舞蹈場景。

...
...
...
...
...

最後,我想聊聊查克手上的疤。這道疤,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這還是要回到那個閣樓。我們知道,查克的爺爺可以從閣樓中看到the scene where a person ends. 他看到了許多人的臨終的場景,包括查克的奶奶,也包括他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在奶奶去世之前爺爺就在和查克談話時提到了面包,而奶奶正是在挑選面包時意外去世的。查克此時已經知道了閣樓的真相,所以對超市店員說I already knew that.

...
...
...

回到查克的疤,這道疤有着獨屬于查克的形狀。正是因為這道疤,查克認出閣樓中的那個垂危的病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此,查克也開始了自己的等待…

...

在影片的最後,查克否認那個臨終的男人的身影出現過,他決意不讓最終的結局影響自己如何度過這一生,仍然要Live his life until his life runs out. 這是一種悲壯卻令人驚歎的向死而生。

...
...

每個人都在等待一個不知何時出現的終點,但終點不是目的,旅途才是。那一個個讓你不知為何駐足起舞的瞬間,才是上帝創造世界的原因。跳舞吧,就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