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節奏,我要給100分。素材是真的充實,從片尾的采訪可以看出,百分之八十的情節是真實發生的故事,那個年代的故事是真多啊,每個人都能講一籮筐,這麼多戲劇沖突要融合起來也是真心不容易,但是編劇真的做到了每集都有故事、每段故事都有看點。作為群像群戲,有重點有突出,稍稍着墨就能塑造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實屬不易。比如傻乎乎的寶珍,為了找孩子而參軍的丫丫的親爹,掩護孩子轉移然後被敵人打死的老鄉孫叔叔,抗戰勝利時給戰友燒紙敬酒的老羅叔等等,好多角色的背景性格故事線一目了然。編劇王茜在訪談裡說,這個戲在13年前就開始籌備了,一直到今天很多劇中原型人物都去世了才拍完,劇本可能為了迎合現代觀衆做了很多改動,為了增加戲劇和情感沖突,有些地方不那麼經得起推敲了,但是可以看出這個劇本就是一個滲透着創作者情感和心血的好作品。除了上黨課的時候以外,這個戲其實很具象地展現了什麼叫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幸福生活就像這些孩子一樣,真的是被血肉之軀護着,從炮火紛飛中走出來成長起來的。

海清的演技我要給100分,她就是演什麼是什麼,雖然大家覺得她總演性格底色相似的角色,但是看着醜子岡時你們誰能想起雙面膠裡的小媳婦,或者小别離裡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強人媽媽嗎?這裡的醜子岡就是一個把所有溫柔給了孩子,看見孩子就恨不得狠狠親上三口的托兒所所長。試想換做别的女演員,是不是也能演活醜子岡大喇喇的作風、大開大合的一生?我覺得換做他人最多隻能演出性格比較剛的一方面吧,但是你看到海青的臉時,你就知道在這部劇裡她已經形神兼備,有柔情有剛毅,有曆練有膽識,灰頭土臉風塵仆仆,是個正在事無巨細地做着千頭萬緒的基礎工作的基層幹部。

孩子們我也給100分,沒有比他們演得更真實的了。有人評論說托兒所的孩子少教,保育員太慣着他們,可是那個年代的農村不就是這樣嗎,長到六七歲還穿着開裆褲的孩子滿莊稼地都是。現在的共産黨不土了,但是那個時期大部分的後方工作人員也是剛剛才從土坷垃裡扒拉出來的窮苦人啊。别說教育了,那是個連安保都顧不上的年代,劉伯承女兒被敵人暗害的情節,交代得短暫粗粝,就像一根刺刺着觀衆的心,也成為了劉伯承和醜子岡一生的痛。醜子岡這麼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解放後她也怕面對劉伯承。

至于其他的配角我就給不了那麼高的分了,都隻是将将完成表演任務吧。在醜子岡的對比之下,沈所長的塑造就太表面化了,盡管我本身挺喜歡這個女演員的,但總覺得她扮演的沈雲晖少了人物靈魂。跟文化層次沒有那麼高、行事風格直來直去的醜子岡相比,沈雲晖作為知識分子,她應該是裝着那麼多心事懷着那麼多擔憂的一個人,可是我完全沒看出這種人情味和心理曲線。其實沒能演出跟醜子岡的靈魂搭檔感,我覺得是這部戲最可惜的地方。

關于唐素素,我倒是覺得蠻可愛的,是有點浮誇,但她不就是帶着制造戲劇沖突的任務來的嗎。你問我怎麼判斷一個女演員是不是真少女,我的标準就是假想如果回到少女時代我是不是願意成為這樣的女生。如果是唐素素的話,我是願意變成她的。舉個不恰當的反例,比如《大約在冬季》裡馬思純演的女大學生,也跟唐素素一樣敢愛敢恨特立獨行,但一看就是跟我差不多大的熟女硬凹少女感,那樣的女孩子我肯定不想穿越回去附她身上。

葛六斤演得不好,台詞太端着,表情太繃着,該流露的情感都演的不充分,我是真沒看出來他對林岚的感情變化,這是這個戲最大的懸案。

挺讓我感慨的是醜子岡的愛人張靜平,演員李澤鋒,他是不是演渣男出名的?劇的前半段還是很深情的,但是總感覺摸不透交不了心,合着後半段還埋着雷呢。醜子岡作為女主,我們的感情總是自然而然地偏向她,覺得這次他演的張靜平又是個不忘舊情藕斷絲連的渣男。可是換個角度想,如果是餘則成以為翠萍犧牲了,回到延安多年後又找了個妻子,我們是不是會祝福他?而如果翠萍熬過酷刑幸存下來回到延安找到餘則成,我們是不是希望餘則成跟翠萍破鏡重圓?

醜子岡的決定應該是真實的,不存在刻意高大上,因為她就是心裡隻裝着别人的那種人。在張靜平的戰友兼前任面前,她的憐惜和敬意都是真實的,她隻會想到怎麼做才能讓老張後半輩子不會活在愧疚裡,怎麼做才是對在一線跟敵人戰鬥過的同志最好的慰藉和照顧。跟張靜平分開後有一個她獨自朗誦泰戈爾的詩的橋段,這個情節一點也不意外,但我還是一直流淚。花的事業是高貴的,果的事業是甜美的,葉的事業是謙遜的,這個改變自己一生的男人就這麼起身離開了,那剩下的就隻是對革命工作的柔情和信念了。這首詩是醜子岡革命事業的選擇,但也恰好暗合了她和張靜平匆匆數年的感情曆程,他們有過甜蜜的浪漫,有了愛情的結晶,最終也隻能放手共同承擔戰争歲月陰差陽錯的混亂。

有人覺得這種冒出個前妻的情節太扯,但其實在那個年代其實挺常見的 —— 在後方有家有室、後在對敵工作中跟同志産生革命情誼的人不在少數,相反,跟革命戰友産生感情後回到後方另起爐竈安居樂業的人也數之不盡。我們作為後來人不曾經曆那種同生共死熱火朝天的時代變遷,就無法置喙評判跟哪位愛人的感情更可貴更深厚。所以啊,在敵區做過情報工作的同志們,有人隐姓埋名艱苦卓絕生死一線,有人花天酒地逢場作戲強顔歡笑,可是就連後來的家庭生活都有這麼多變數,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黨要審查他們的經曆和黨性了。國家領導也指示過,隐蔽戰線的戰士們是偉大的,但是卻不能授勳,更不能擔任組織一把手工作。無論如何,這都是段令人五味雜陳的曆史,他們都是心裡有故事的人,是不會随便對别人掏心掏肺的人,但也都不妨礙他們是可敬的人。

在衆多主旋律影視劇中,對于這個充滿柔情、淚水和歡笑的題材,我覺得應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