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小資産階級為主角的主旋律作品,和以無産階級、貧下中農為中心的主旋律作品,給我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能讓我帶入主角的窘迫之中。這恐怕是因為,我的爺爺奶奶是體制内工人➡️幹部,我隻能從他們的叙述中了解他們的過去;父母都是趁着所謂遍地是錢的90年代來到特區廈門闖蕩的小生意人,随着我年紀漸長,他們更願意和我交流生意上的問題。
近幾年來,行情不好,身邊做家具、建材的時常欠個百萬。我也偶爾接到銀行、父親的生意夥伴的電話,請我代勞聯系父親還錢。還有的生意夥伴向我賣慘,說結不了項目,他也要完了,不然也不會找警察開盒我……我爸教我别聽他們賣慘,我也不是很懂,隻是代為傳話。可以把我理解為片中的林家小姐,但還沒她了解事态。
本片來林家收錢的老太婆演得太好了,一出場以為她是見錢眼開的守财奴,直到最後一幕,才明白是“小魚吃蝦米”。林家人走了,這些小股東什麼也撈不着,家底全賠了;鋪子的财物全被其他大資本、官僚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