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節比去年來的晚一些(約1個月),比往年來的晚一季(春天的盛會變成了秋天的盛會,隔了一個悶熱多雨的夏)。
本屆最想看的是兩部,一部是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是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兩部片子以前都在電腦上看過,想體驗一下大熒幕的感受。但是這兩部排片比較晚,看完都是半夜了,另外就是趕上出差,所以就沒有買(可能想買也搶不到票)。
瞄準中秋假期第一天的空檔,挑了今村昌平的兩部片子:上午是《肝髒大夫》,下午是《日本昆蟲記》,地點都在資料館。

《肝髒大夫》電影海報
我還是蠻喜歡那種蘊含着濃濃市井氣的現實題材作品,同時不乏一些浪漫主義元素。《肝髒大夫》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日本,主角是一個一心想戰勝惡性肝炎疾病的小鎮醫生,人送外号肝髒大夫。以他為中心,勾勒了一組有趣的人物群像——毒瘾醫生、風流和尚、癡情會計、早洩部長、異國戰俘等。蠻喜歡影片結尾女助理園子隻身入海為肝髒大夫捕捉鲸魚的橋段,以及天空中蒸騰起的巨大的肝髒狀雲霧(原子彈),具有濃郁的隐喻色彩。看完,我在豆瓣打了五星。
下午的《日本昆蟲記》年代更久,名氣更大,但可能這部片子過于揭露醜态,叙事上亦有些雜亂,我個人觀感不如《肝髒大夫》。
今年是連續第八年觀看北影節影片。2014年是我第一次參與北影節,當時在羊晚北京站實習,拿到了媒體票,看了2014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國内首映式。影片放映結束後,女主角蕾雅·賽杜親臨現場,氣質真的非常好。
2015年是我北影節觀影體驗最好的一年,那一年在傳奇時代影城(藍色港灣店)看了中國朝鮮族導演張律拍的藝術片《慶州》(樸海日、申敏兒主演),看完之後特别沉浸,這部片子被列入我個人觀影十佳影片之一。

《慶州》電影海報
此後保持了每年都要看一下北影節的傳統。前幾年時間多,看得也多一些,六七部的樣子,跟專業趕場的北京迷影們動辄二三十部的場次數,還比不了。後幾年看得少,不求數量,隻在體驗,能看上一兩部好的,保持參與感就行。2020年自己買的票有事沒去成,後來從北影節轉票群轉到一張韓國1960年代的老片《休日》,觀感還不錯。随緣觀影、佛性觀影,自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