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理想照耀中國》,看了前五集感觸頗深。
本以為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正能量作品,沒想到每一集都看的熱淚盈眶,第一次感覺到信仰的力量竟然如此強大。
而且整體看來,主創團隊很有想法,将“理想”這麼抽象的東西具象化,不斷從一個個小的細節去切入。
五個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物,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表現手法上摒棄了以往作品的慣常用的“大”,反而落實到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小”—小人物、小視角、小事件,從而讓人更直觀了解何為信仰。
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廢寝忘食,蘸着墨水嘗到了“甜”,主創團隊通過一個吃的動作來展現陳望道信仰的堅定。絕望的江流将書籍扔入熊熊大火中,這個火乃是江流内心燃燒的強烈救國信仰。
老漢在墳前守護兒子交給自己的包裹長達十餘年,雖不認識手中的黨章,但卻毅然決然的用心守護。二十二年的四季更叠,是老漢對兒子的守護,也是老漢對兒子生還歸來的信仰。
磊磊一心要拿奧運獎牌,卻因為女子柔道隊拿金牌的可能性更大,從而專心做了陪練。284萬次摔地,也許就是磊磊信仰的堅守。
王幹事收繳了章華妹的紐扣,最後卻又偷偷将紐扣送還給了她。王莘看到了天安門前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從而寫出《歌唱祖國》。小小的紐扣和煙盒紙,這就是他們的信仰的直觀體現。
将宏大的信仰主題落實到一個個小小的具象事物上,讓觀衆有更強的體會,這就是主創團隊的高明之處。
在這部劇中,
信仰不過就是蘸着墨水的粽子、有志之士的辯論和扔入熊熊大火中的書籍;
信仰不過就是墳前春夏秋冬的四季更叠;
信仰不過就是甘心奉獻的陪練和貼滿膏藥的身體;
信仰不過就是沒收而歸還的紐扣和牆上打擊投機倒把的“雲聽旨”;
信仰不過就是五星紅旗飄揚時的淚流滿面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驚現的歌詞;
這些人都是生活中如你我他一樣的平凡人,但最後卻成為了曆史上被銘記的人。
我想理想照耀中國的真正意思就是這些滿懷信仰的人如螢火之光一樣照亮了中國。就如片頭開始前一粒粒火種投入到大地上,然後一個人物對應一粒種子,最後積沙成塔,集體照耀了明媚的中國。
主創團隊在創作這些人物時,肯定也是特意避免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采用那些曆史課本上不常出現的小人物,來真正說明中國發展壯大的根本。
這個劇中處處可見這種“小”,火柴劃出的光小,煤油燈中的光小,包裹黨章的帶有血迹的白布小,貼着傷痛的膏藥小,紐扣小,寫着傳世名作的歌詞的煙盒紙小,這些小的事物,小的人物就如劇中紐扣撒入河水中激起的小小浪花一樣,因滿懷信仰推動着河流的流向,也引導着中國走向強盛。
首映禮上聽該劇總編劇梁振華說:我們拍了40首清新的或者沉重的或者讓人回味的小詩,我們就用這40首小詩映照中國100年曆史當中從黨到國家到人民40朵值得我們紀念的浪花。我願意成為建黨百年重點劇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看完這幾集再回頭看自己,瞬間感到你我皆是時代洪流的小小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