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不清楚為什麼有一堆的事情要做,這個周末的傍晚,我卻要坐在這裡為《柳浪聞莺》寫影評,不吐不快。

可能,這從側面證明了這部電影是有成功之處的?

我對電影要求向來不高,一是看人物關系能不能立起來,二看它能不能讓我共情,讓我想到影片之外的東西;三是它的某個片斷能不能感染到我。

從這幾項要求來說,《柳浪聞莺》大部分是達到的。所以,我願意給她四星,另外一個星加給工老師。

當然它有些地方還是不能自洽的,我把這部分放到後面說。我想先說說上面三條之外她給我的驚喜:

她像中國的戲曲,有一些亮相的片斷,好象不是一個一個鏡頭,而是一場戲一場戲連在一起,每場戲幾乎都有高光時刻,看完閉上眼,這些名場面如此深刻地留在你的印象裡,可以一遍遍播放,回味無窮。

一 我喜歡的幾個名場面

後台畫眉、扇莊賞扇、水邊社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場戲。

...

畫眉是工欲善和垂髫互相吸引後,試探定情的一段戲。這段戲中,工老師無法壓抑自己想靠近垂髫的願望,來到後台,但他和垂髫的關系其實還是生疏的。當垂髫提出請他畫眉的要求後,他先是在鏡子裡仔細打量垂髫的面容,通過鏡子而不是直接看垂髫,這個設計非常妙,符合當時的人物關系,顯得不那麼唐突——鏡子在這裡起到了“扇子”的作用,半遮半掩,欲看還羞。

有了這個環節的鋪墊,工老師終于可以坐在梳妝台上,直面垂髫,仔細端詳。我不得不說,這一時刻的工老師真的是太美了,他的眼神是那麼純潔,帶着一絲鼓足勇氣的勇敢。

最終他坐到垂髫旁邊的椅子上,提起畫筆,近距離端詳垂髫,有幾分失神,夾雜着一絲天生社恐的木讷,還有面對沉淪的遲疑。這個時候垂髫有個細微地往前一挺的動作,這是垂髫的勇敢,也是垂髫的挑逗。工老師收拾心猿意馬,開始左右端詳,認真畫眉。

是的,這場戲中,充分顯示了垂髫的主動與勇敢。畫眉,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代表閨中情趣的暗示,代表着暖昧的親密關系,實際上也産生着親密關系。當畫眉結束,當工老師想不明白下一步要幹啥時,垂髫更是直接伸出手去,一把抓住工老師的手,把他帶到台側,一個戲劇演員安置自己人的地方,讓他在那裡看戲。

其實銀心的表姐說的對,銀心如果再不主動點,指标和男人都會被垂髫搶去。因為垂髫就是這樣一個天然散發着魅力又随心所欲地勇敢着的人啊,誰能擋得住!

賞扇,其實那時工老師和垂髫已經你侬我侬了。在前一段戲中,工老師已經說想把桃花扇送給垂髫,從這場戲的對話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垂髫已經拿到了這把扇子,所以雙方的關系已經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确定。

插說一句,這部電影其實有很多留白部分。比如垂髫和琴師的關系,比如那麼重要的定情信物扇子是什麼時候送出去的,銀心怎麼能認出那是垂髫送回來的扇子,電影中并沒有鋪墊,留給觀衆去推理去想象。我還挺喜歡這種處理方式。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場垂髫來找工老師,工老師走向垂髫的步伐是毫不掩飾的歡喜雀躍和熟稔,這點對比下一場銀心來找工老師的場面,反差尤其之大。

...

這場主要是表現愛情的甜蜜。他們像所有戀人一樣,開始更多地了解對方。垂髫看扇時工老師滿眼的歡喜,甜度感人。“隔扇羞窺意中人’真的好美。不過我不太理解扇子移開,為啥會有兩個人木然的鏡頭出現,跟後面靈動的對視不接。但這點瑕疵不影響這一幕成為我心目中的第二個名場面。兩人眼光糾纏,心靈相通。

水邊社戲,當給到一個長鏡頭,水面上出現一艘艘小船,人們在水中看戲時,我和我的另兩個同伴同時發出一聲驚呼,魯迅先生筆下的社戲場面突然出現在眼前。當然也有看過原著的小夥伴說原著中是下着雪,更美。嗯,我想說,已經很震撼了。不知道路演時說的馬上要塌了的戲台是不是這一個,這些正在消逝的文化遺産,能以這樣一種影像永久留存,真的不是那種“庸脂俗粉”可以替代的,自有一種直擊心靈的魅力。感謝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

其實這部戲的高光場面還有很多。

比如台側看戲。工老師進一步陷進去。垂髫的唱段很驚豔,驚豔了工老師也驚豔了觀衆。不過鄭雲龍後來說這一段是他對着一個胖胖的替身導演演出來的,演員的信念感真的是很強。

比如垂髫對銀心說:你以後别演丫鬟隻演小姐。

比如姐妹重逢,垂髫說“賢妹妹,我想你了——”

二 立得起的人物,立不起的關系

其實最後一個,我看電影時是被激出了眼淚的。但為什麼不把它列入我認可的“名場面”?是因為我不認可電影中的姐妹關系。

垂髫和銀心,在電影中出現的第二個鏡頭,就很直觀地展現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垂髫是主導者,銀心是依附者。銀心在垂髫面前,象一個全身心依賴她的小妹妹;垂髫則自信而強大。

這段關系定位是真實的。它讓我想到了我年少時光,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這樣的朋友關系,有時某一個朋友是我的帶路人,有時我又是另一個朋友的主心骨。這種關系很常見。

但影片無法說服我相信她們之間深厚的姐妹情誼。

...

首先我不覺得她們心靈相通。相反,影片開頭很好地展示了她們不同的認知層次。工老師和垂髫講到墨鏡,銀心很明顯沒有聽懂;課後垂髫追着問什麼是第三性,銀心則建議不如去吃點點心。

其次他們在專業上相差甚遠。垂髫公認唱得好,銀心卻隻能演丫鬟,即使留在杭州,也因為專業上不能服衆,第一批就被裁員,幾乎被所有人排擠(這點需要在銀心離開劇團時的那個長鏡頭裡慢慢看,沒有人向她道别,她想坐下收拾東西,化妝凳被人搶一步占住)。

再者,垂髫是公認的驕傲。我不覺得這樣一個銀心對她有什麼吸引之處,一個藝術家,基本上都是獨狼,一般都是獨來獨往的,很難想象她身邊會有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小跟班”。

所以,真實的故事裡,應該不會有這麼溫暖的姐妹情,這段感情沒有基礎,是導演生造出來的。或者說,現有的電影給出的解釋支撐不了那麼深厚的姐妹情。

這部電影的絕對女主應該是垂髫,垂髫是那種,我們每個人在最美好的歲月裡,都曾經見過的那種驚鴻一瞥的人物,我們想象他或她應該有很多故事,有很多傳奇,但我們并不了解。現在終于有一個人,有一個團隊,想把那個驚鴻一瞥的人物的故事,講給我們聽。這應該是作者王旭烽老師創作的初衷吧!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是垂髫而不是任何人。

好,我們就聽一下吧!

或者可以換句話說,垂髫是我們眼中仙子一樣的人物,不食人間煙火的。銀心則是俗人一個,沒有定性,沒有主見,會被美好的人和事物吸引,也會聽從身邊世故的人的建議,自覺無辜地去算計别人。工老師,則是半人半仙,他和仙子心靈相通,同時他又是入世的。往上走,他可以成仙;往下走,他也可以入世。

三 為工老師說句公道話

沒看到影片的時候,經常有人說工老師“渣”,猜想是覺得他遊走在兩個女性之間,腳踩兩隻船吧。

但是,看了電影後,我想說一句,工老師何渣之有?他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的感情,他對垂髫的喜愛隻要不瞎都能看得出來。

他和銀心的關系中,他是被 “上“的那個。在被銀心強上之前,他對銀心是一種非常疏離的關系,甚至在銀心給他送飯時,嫌她打擾自己,又不好意思直接趕人,心煩意亂,把一個扇面塗成一團黑。

他和銀心關系的轉折點是在被動發生關系後。在上世紀90年代,一個女孩和你發生了關系,負責任的男人都不會馬上把那個女孩掃地出門吧?我非常喜歡這個片段的兩個鏡頭:一是銀心把床單挂到窗外曬(我想起了《紅樓夢》中午後鳳姐院中,小丫頭在晾褥子,平兒在喊人打水那個場景,性暗示意味很濃);二是炒菜時熱烈跳動的藍色火焰——一下子就把銀心登堂入室的喜悅感、以女主人自居的感覺表露出來了。

即使如此,他也有兩段很長時間的沉默。一是銀心問什麼時候去領證,還有一次是銀心最後走之前,問你有喜歡過我嗎?

工老師歸根到底是一個藝術家,他不屑撒謊,不願承認沒有存在過的感情。

不願跟銀心去領證,是因為他知道那把扇子還在,他送給垂髫的扇子還在垂髫那裡,就說明他和垂髫還有一絲聯系,還有一絲可能。目前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垂髫身邊有琴師,他身邊有銀心,但他相信他和垂髫之間獨一無二的感情,還存在可能。他們曾經兩情相悅,曾經獻出彼此,他覺得他們之間還沒有真正結束。

他也沒有想錯。從垂髫得知他和銀心訂婚就馬上決定送回扇子這一舉動可以看出,垂髫也同樣對恢複他們之間的關系抱有希望,所以一直留着那把扇子。這也是另一種戀人的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吧。

所以,當垂髫托人把扇子送回,他馬上就明白自己和垂髫之間真的斷了。

他無疑是痛苦的,他沉默着飲酒,最後痛下決心,投身世俗——真愛無望,和誰結婚不是結呢,娶不了我愛的人那不如娶個愛我的人吧!用一段新生來治愈一段感情。

他不是想随便找個人結婚,他找的是他以為的深愛他的人。他太痛苦了,即使是一根稻草,他也把它想象成是諾亞方舟,想憑它把自己載出失戀的深淵。

工老師真的不渣,他隻是不習慣表達或者不屑表達,他相信懂他的人自然會懂。請相信,真的是有這種不愛表達但心中特别有數的人的。

四 銀心

銀心是一個特别真實的存在。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銀心。

銀心為什麼要離開工老師?

一條明線是,她也是人,她動了感情,她也有自尊。

因為她所受的教育,她持之以恒的付出,可能會讓她有信心乃至錯覺,她可以代替垂髫在工老師心目中的地位。

工老師心中是有垂髫的,地位還不低,這一點在她決心強上工老師時已經清楚了。那麼她為什麼還要橫刀奪愛呢?在她已經留在杭州之後。

當然,是因為工老師帥啊!影片1992年第一個鏡頭,當工欲善站起來和學員打招呼,學員們七嘴八舌的聲音中夾着一聲輕歎:“他好帥啊!“

人總是貪心不足的,輕易得到第一個目标時,就會想,也許,也能得到第二個目标?

我對銀心真的無法共情。所以,有她宣揚垂髫眼睛有病在前,有她暗戳戳追求工老師在後,導演宣稱的姐妹情真的是無法說服我。

話說回來,當她告訴垂髫他和工欲善訂婚之時,很難揣摩到銀心在想什麼,一方面是想讓垂髫徹底退出,另一方面,未嘗不是覺得自己和工老師已經感情深厚,不怕垂髫再回去找工老師。

所以,當她看到垂髫退回來的扇子時,她很平靜,準備靜觀其變。

沒想到工老師反應那麼大,酒後主動提到結婚,這使她明白過來,工欲善之前一直不同意結婚原來是一直在等着垂髫。這裡有個細節,工老師塞給她的扇子上面其實已經被酒後的工老師塗成了一團團黑墨,也意味着她搶過來的感情不過如此。

她在那時候感覺到自己的付出終于沒有回報了吧?

另一條暗線是,她始終和于老闆保持着聯系。影片中沒有明說,但從她表姐的提醒,到最後她很快就和于老闆那麼親密,應該是這條線經年累月,一直沒有斷。

其實影片中有一種隐秘的“互文“現象:

垂髫身邊有琴師,工欲善身邊有銀心,銀心身邊有于老闆。一方對另一方似乎都一度愛得沒有底線,沒有自我。

工欲善決定和銀心結婚的時候,一定以為銀心是自己身邊的琴師,結果不是。

銀心跟着于老闆走的時候,會覺得于老闆是自己身邊的琴師嗎?她是不确定的。

影片開頭及結尾有一個細節,銀心在和垂髫話别時,車輛一開始停在兩人身後;然後正話着别,車輛不耐煩地往前開了一段,伴随着于老闆的催促:“銀心走啦!“

一段故事,幾段唏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