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燃燒》後,突然有種不知該從何說起的感覺,這種感覺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電影到底想表達什麼?導演李滄東似乎把想說的都說了,但又似乎什麼都沒說,看完電影後不由的生起一種空虛和落寞的感覺,像極了電影中的破敗帳篷,空蕩又模糊。
觀影後看了導演的采訪,裡面談到這部電影是反符号化和反隐喻的,但從我的角度看上去電影卻充滿了設計好的隐喻。階級的差異,南北的對立,夢想和現實的距離,甚至大棚也帶着不同解析的角度。但可能與主題最為貼近的還是電影的名稱《燃燒》,《燃燒》在電影中也有着多重含義:是惠美為了夢想而燃燒的生命和肉體,是ben燃燒的帳篷,是宗秀父親點燃的馬棚亦或者是宗秀自身的怒火,也可能都是。宗秀在電影中天然帶着一絲空洞和空虛,眼神中彌漫着迷茫,直到殺死ben的那瞬間眼中閃出了光芒,但很快又被複仇結束的迷茫給掩蓋了下去。ben在電影中的存在也是帶着一絲空虛的狀态,他整天玩樂,衣食無憂的他雖然沒有了生存的煩惱,但在人生意義這個命題上他也是空虛的,而他的空虛最終落到了以下層階級的苦難為樂趣。可能這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在不論貧窮或是富裕的階級都面臨着一樣的空虛感。
電影中唯一全程帶有目的的角色就是惠美,惠美似乎一直有些明确的目的性。她的角度是更加積極主動的,不論是交友,旅遊還是夢想,似乎她對自己的夢想有着确切的思考,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燃燒殆盡,無影無蹤,而她的燃燒也無疑是最為動人的。而惠美的失敗似乎也給電影蒙上悲劇的色彩,即有目的的人,最後都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而其餘的人全部遁入空虛,這樣的社會是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的,而最終都将遁入空虛。
空虛和虛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新一代的挖井人
久未回家的錫南回到了自己小鎮中的家,錫南的父親是一名教師,家中還有母親和妹妹,父親一直在堅持在爺爺的山上打水,可村裡的老人都認為那裡沒有水。而錫南也在為自己的書進行籌款,同時想通過考試成為一名老師。可父親沉迷于賭馬,使得錫南在小鎮上 ...
迷惘的靈魂
電影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内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文和,不丹的電影我僅接觸過前些時間的《僧侶與槍》,電影走的是政治諷刺和社會隐喻的風格,所以本片先入為主自然帶入了這樣的觀念。《十字路口的豬》這個标題就讓人帶有一絲遐想,熟悉電影的觀衆都 ...
平靜之下的荒誕
久聞《堂吉诃德》大名,可因個人的浮躁從未靜下心來拜讀過原作,今日在找電影的時候,恰巧見聞本片,同時因未拜讀過原作,便找來一看,看能否窺之一二。雖未曾拜讀原作,但《堂吉诃德》荒誕早有耳聞,電影開始便是老年的堂吉诃德和一位看似是仆人的桑 ...
溫暖又溫馨
查茲一天在公園偶遇了一位優雅的女性:瑪格麗特,從此兩人互相救贖的故事就由此展開了。電影不斷的穿插的回溯查茲的成長經曆,講述他成長過程中在教育上遇到的缺失,而瑪格麗特的出現仿佛彌補了他少年時期的缺失,這種如師如母一般的角色出現在了查茲 ...
權力永遠不是你現在能做什麼,而是你不能做什麼
《還有明天》是一部在衆多國産電影中殺出來的口碑之作,題材也是近期大火的女性主義題材,之前苦于時間安排一直沒有觀看,而近期上映流媒體後本片也算是在第一時間觀看了本片,質量确實上乘,在一衆同類型題材中也算的上是佼佼者。電影聚焦于二戰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