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抗一整個不堪的體系,漂亮國出品的“流水線式商業片”總喜歡這種叙事模式,揭社會現實的短闆與醜惡,這很個人英雄主義,亦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當然,這也與他們有不少真實事件可以去取材、去改編成劇本有關。
電影《傻錢》将鏡頭對準前幾年,美國股市出現的一場金融公司做空vs散戶軋空的經典博弈。這部作品從色彩基調到剪輯風格都與10多年前的《社交網絡》有一點像,它們的主人公都屬于那類天賦異禀的人,“天才人物”引來了轟動效應,同時也造成麻煩纏身,最終影片也都有一場聽證會在等着觀衆……不過,整個劇情的走勢更會讓人聯想到電影《逃離德黑蘭》、《斯諾登》、《俄羅斯方塊》所講述的那種跌宕起伏的、曾經确實發生過的小人物引起大波瀾的故事。
回到《傻錢》,搖滾樂的泛濫使用+多線人物細節刻畫的切片+主題立意的那種慷慨激昂與激憤,整出了一場溫情混雜熱血、勵志混雜感人的戲碼。重點是這群演員演繹的不錯,主要出演者都是老美近幾年出品影片的熟面孔。比如“冬兵”,比如“新綠魔”,比如和周傑倫搭過戲的“青蜂俠”,《芭比》裡幫芭比開了竅的單親媽媽,還有《大小謊言》、《分歧者》裡的謝琳-伍德蕾,SNL的常駐演員皮特-戴維森,最重要的也是最初引起我觀看興趣的是男主角“咆哮小貓”的扮演者——我最欣賞的男演員《新蝙蝠俠》裡的“謎語人”保羅-達諾。這麼多“大牌”彙聚于一部電影裡,光是看他們飙戲就很精彩了。
說了這麼多好話,送給本作這麼多我個人主觀的情感分後,還是回到開頭提到的幾個關鍵詞:流水線、商業片、個人主義。電影發展至今,它已經被細化成了太多的類型,這其中,它作為商品、商業片的那部分,在北美影人所在的那個市場運轉得相對熟練。這種制式化的,五分鐘一小沖突,十分鐘一大矛盾,在他們的電影工業化體系裡面已經是非常成文的規定了。這也導緻了很多老美電影相比歐洲文藝片,讓觀衆看不到主創者獨特的個人影像風格,亦即作者留存的獨具匠心的東西,更多的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一種公式化、批量化的商品電影。《傻錢》和它的同類别影片就像美式快餐一樣,對感官有強烈刺激,就像漢堡包可樂薯條對于味蕾,影片裡括噪的配樂、炫麗缭亂的畫面拼貼之于視覺聽覺。看完昏頭熱腦,好不熱鬧,個人單槍匹馬對付惡勢力,屬實跟看爽文一樣爽。但過後想想,總覺得哪裡不是太對味,也許是着急火燎下出的劇本不夠紮實,也許是人物關系的處理太程式化,太流水線化,沒有切中要點,好像缺了點人物間的化學反應,也許是礙于篇幅,沒有觸及到真正深層次的問題……當然,妄想一部一個小時多的電影能講好、能解釋通這麼複雜的一件事,也很有難度,現有成品已達及格線以上了。
最後的最後,還是會推薦大家看看這部講股市講投資的電影,多多學習到一點金融知識。而那句老話,也不該忘記: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