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一段話:讀書越少越容易對環境不滿,讀書越多越容易對自己不滿。讀書少,看問題往往失于主觀簡單,歸咎外因,牢騷抱怨。書讀多了,人變得謙遜、沉着、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哪裡,視野提升,心胸開闊,撥雲見日,迷途知返。抱怨什麼,不如讀書。——詹伯侯。現在看來,讀的書越多,你和身邊人價值觀差異越來越大,讀書人和不讀人人交流常常會很尴尬,這或許就是書本與現實之間的一道深淵,不可跨越。
現在能真正靜下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從書籍中獲取信息的手段已經不那麼重要,而且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信息媒介對很多知識的傳播更容易讓人接受;還有就是人們通過以書交友也變得越來越奢侈,不再像古代那樣,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有一副對聯:“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恨無十年暇,盡讀奇書”,現代人交友更多地通過社交媒介,遊戲,喝酒等,讀書交友很少了。

但我現在為什麼還一直喜歡讀書,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為了多學習知識,畢竟還是學生時代,學習還是很重要的。其次,可能看書現在也算個愛好,對内向的人來說,也算個消遣的方式。當然,讀書也能從中發現新大陸,可以體驗寫書人的心境,有時也會自我代入,感覺就很有意思。也有種炫耀的光環,有時别人說這個書,然後說我看過,看過多少書,感覺很有成就感。

雖然最近讀了挺多的書,很多書隻是随手一頁一頁翻過,留在腦海裡的記憶微乎其微,但我依舊堅持,不問前程,一直讀吧。活到老,讀到老。

接下來對但還有書籍第一季做簡單的梳理及感悟:
一、書海編舟記:編輯、譯者,如朱嶽、俞國林、範晔等人,他們隐身于書的背後,在字裡行間裡都浮現這他們的身影,以細微瑣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語言的橋梁,擺渡于作者和讀者之間,編織着航行與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二、二手書的奇幻漂流:書從書店到讀書人,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曆經多人,與人有着神奇的故事。我也很喜歡二手書,特别是那些很老的,年紀越大約好,感覺就像古董。現在城市裡也有些許舊書攤,有時會去淘淘,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滿意的。如影片中所說,有時故事不僅僅是來買賣的,更是一種生活态度,念念不忘之後必有回響。前幾天在網上淘了基本魯迅小人頭的二手書,年代也挺就遠了。好羨慕影片中的蝸牛和lulu,不僅能享受旅遊,同時在旅行中擺書攤,一舉多得。

三、繪本中的奇妙世界:繪本,聯系兒童與成人的世界,讓孩子從小喜歡上閱讀。

四、設計師的紙上王國:書也是一種藝術品,好的版式、字體等都會讓讀者更加想去讀的動力

五、快時代閱讀指南:如何在當今快生活、碎片化時間中更好地閱讀。編輯朱利偉,利用零碎時間閱讀,如在地鐵上(流通的圖書館)閱讀,同時尋找同樣的愛好者。小隐也分享很多讀書視頻,推薦各類書單,帶領觀衆一起閱讀。現在快餐式、碎片化的淺閱讀模式,是現在很多人的閱讀模式。楊早開創的“走讀”計劃、線下讀書會、“早茶閱讀會”等各種閱讀行動,為了讓更多人深度閱讀。深度閱讀不可少,雖然也是反人性的,趨難避易,但也需要人們去做。

影評短小精悍,涉及書的各個緯度,是愛書人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