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一封封送出去的不是信,而是企圖逃離的被壓迫的心。”

千篇一律的服裝,整齊的步伐,必須紮緊的頭發,嚴格的制度下卻不缺乏活潑可愛的少女,在她們身上我都發現了“禁果效應”,她們對于極端制度的反抗隐藏在細微的事物之中。唱詩班中唱着“每個人都竭力大喊,什麼時候才開飯”、偷偷在櫥櫃貼照片的伊爾莎;模仿校長語調講話的她們;坐在飄窗上竊竊私語“我可不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她們;往低處扔鞭炮,受到斥責後漫不經心做鬼臉的她們;以及企圖在女爵面前揭發校長,卻因為害怕而沒說出口的她們;甚至是要以跳樓這種“極端方式”對抗不公平制度的馬努薇拉。如果說這些是她們“逆反”的表現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應嘗試成為孩子的朋友,以平等的條件對待他們”

“我們應該成為她們的家,她們的母親”

伯恩伯格夫人這句話對于現在某些找不準自己定位的老師有很大的幫助。幼兒教育的前提是孩子得信任我們,一些教師總以高高在上的身份評價着發展中的孩子,而不是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孩子的課堂與遊戲,看見孩子的進步,與孩子共同成長。可見伯恩伯格夫人不将自己僅僅定位為一個老師,教育給學生的不隻是知識,而且教學會生如何去學習、如何去生活。一味的懲罰學生,是沒用的,反而增長了他們的攻擊性,尤其是攻擊型的兒童。給予鼓勵才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去學習。

“我不能站在一旁看着孩子成為被恐吓的無助的動物!”這句話讓我想到對于某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隻關心成績,從不在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地打壓孩子。全面素質教育之後,身心健康發展便成了空談,尤其現在社會以“卷”為榮,讓我恨鐵不成鋼。

2024年的我,被一部93年前的電影給教育到了,這部電影如果抛開“同性戀”内容不談,(我本人就是同性戀,别杠),放在現在的教育制度上也是有很大教育意義的,足以令我們反思自己是否做對了呢? “我厭倦了小心翼翼,我無法忍受不公”伯恩伯格夫人的這句話,也是我看完電影以後想說的。

最後表白一下伯恩伯格夫人的扮演者多蘿西維克,您真的太美了!2024年的我拜倒在100多年前您的的石榴裙下,那雙熾熱的雙眼終究跨越了數世紀,來到我的面前。“所有女孩都會對伯恩伯格夫人一見中情”伊爾莎說,而我也是其中的那一個。羨慕群演以及馬努薇拉,我也想要伯恩伯格夫人的晚安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