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這就是中國最好的神話史詩電影!
這篇13000字的長文,從劇作角度分析了《封神第一部》的十大成功改編,希望能幫大家更好理解電影,過一個震撼的夏天。
作為一個七歲讀封神演義,二十多年間重讀了無數遍的原著粉,負責任地說,這部電影絕對不是魔改!相反,它是所有影視改編作品中的第一傑作,一些乍看魔改的段落,其實皆有據可依,是經過仔細研究和取舍的最優解。電影的改編非常到位,這個當代視角的新故事堪稱神劇本,從頭到尾嚴絲合縫,起承轉折前後呼應,人物、事件、主題、價值觀的完成度極高,單從劇作角度可以給9分,綜合各方面整體給到8.5分,至于一些朋友說的“生硬”問題,文末會聊到。
首先聲明三點。
第一,這篇分析的原則是“以書證書”,所有分析都從原著的文字來找證據,挑出書裡自相矛盾、設定混亂之處,再評價電影的改編好在哪裡。書裡沒寫的,不會瞎猜,更不會肆無忌憚自行腦補,或搞一些亂七八糟的陰謀論,無腦黑子和修仙網文愛好者請回避,反正你們既不會讀原著也不會買票的。
第二,電影依據的原著有兩本,其一是成書于宋元的《武王伐纣平話》,其二是成書于明代,又經過明清文人反複修改增删,以緻于版本衆多的《封神演義》。有一些“原著黨”所謂的魔改,其實是沒讀過平話,隻看過或也沒仔細看過演義所緻。更有甚者,隻看過傅藝偉版、溫碧霞版和範某某版電視劇,鬧出很多笑話。最典型的莫過于認為姜子牙必須仙風道骨,那明顯是受了藍天野老先生的影響,就好像美國人看到摩根弗裡曼等于見了上帝一樣。其實,黃渤版姜子牙非常符合演義中那個“落魄倒黴糟老頭”的描寫,他本就是難成仙道的凡人,哪來的仙風道骨?
第三,這部電影實在命運曲折,來之不易,各位道友看完電影,覺得哪裡不好,仔細指出來,認真交流。一部電影,适者自珍,誇也好罵也好都是觀衆的權利,但沒看過就開黑的朋友,或者自己沒想明白就吐槽的朋友,大可稍微花個三五分鐘再斟酌一下,畢竟人言可畏,流言可恨,謠言可恥。
話不多說,開整。
電影的十大改編如下:
一、纣王終于既豐滿又性感
二、妲己不再是紅顔禍水
三、恢複殷郊的主角地位
四、讓姬昌承載故事的核心價值
五、伯邑考一命換一命
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八、删掉黃飛虎
九、比幹自願掏心
十、封神榜與天下共主
改動一:纣王終于既豐滿又性感
電影将殷壽确立為第一主角,無疑塑造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個纣王。用導演的話說,費翔版殷壽“是一個王朝統治者更有說服力的形象,也具備一個反派應有的複雜性,是讓戲劇變得可信的一個重要調整。”
電影版殷壽在三個方面做了精彩的調整。
一是校正了人物形象。
荀子描述纣王外貌是“長巨姣美,筋力超勁”,司馬遷描繪纣王性格是“資辨捷疾”,分明是人中龍鳳,哪像昏庸無能之人?
演義中纣王形象非常混亂。他有時聰慧多聞,機敏睿智,敦厚老實,通情達理,能跟雲中子坐而論道;有時卻又像個傻子,不分忠奸善惡,不懂人情世故,不具備基本常識,任由妲己擺布。他的外貌形象經常前後矛盾,比如妲己曾誇伯邑考“面如滿月,豐姿俊雅”,甚為動心,回頭一看纣王,卻是“大是暗昧,不甚動人,形若枯槁”。可是等到九十六回,纣王大戰天下諸侯,他的外貌形象又變成“戴沖天鳳翅盔,赭黃鎖子甲,甚是勇猛”“神威天縱”“力如三春茂草,越戰越有精神”“刀擺似飛龍,砍将傷軍如雪片,劈諸侯如同兒戲,斬大将鬼哭神驚”,還一刀秒了南伯候鄂順,與前面那個“形若枯槁”的描寫判若兩人。
在中國傳統文藝中,一個亡國之君是不太可能有正面形象的,可史書裡的纣王又的确高大英俊,出類拔萃,再怎麼抹黑,也還是會留下破綻。之前各版影視作品習慣把纣王朝低能方向寫,因為他越是低能弱智,越容易被妲己操控,妲己的戲份就越多,似乎他們就認為故事會越精彩,結果觀衆仿佛也習慣性地把目光放在妲己身上,忽略了纣王才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真正主角。
二是深入刻畫了内心和個性。
演義中的纣王根本沒什麼動機,他的王位是靠大臣推薦得來的,自己沒有争取;當了王之後,他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麼,一切隻是被妲己(包括聞仲)牽着走。這個要被天下人推翻的王,其實根本是一張白紙,一個空洞的虛殼。
電影成功将殷壽塑造成一個殺伐果斷的統帥,一個缺少父愛的二王子,一個要做王者的野心家,一個城府極深的權力控,人物形象非常飽滿。他是一個很脆弱又很缺父愛的人,可又很有野心和能力,壓抑得太久,早晚要爆發。一直以來,他宣洩壓抑的方式都是不斷讨好,對外征戰,對内明禮,在父兄和長輩誠意而謙卑。同時,因為得不到真正的父愛,他就幹脆熱衷于自己來做父親,憑借一手高超的PUA神技,培養質子,積攢實力,相信就算沒遇到妲己,未來他也一樣會幹掉大哥,或者架空大哥。隻是他沒想到,原來妲己那麼好用,不僅可以幫他謀求權力(父兄不再是阻礙),還能讓他長生不老(那連祖宗和兒子都可以放棄了),再加上一個封神榜(天譴都可以為我所用),他終于可以徹底毫無顧忌,一連串的弑父殺兄,誅妻斬子,欺師滅祖,挑撥離間,枉顧天譴,所有敗壞天理人倫的事兒,一個不落幹的利索痛快。一個人要壓抑多深,要多脆弱,才能如此釋放?雖然是反派,看着也挺來勁兒的。
三是重設了亡國之因。
無論平話還是演義,成湯氣數将盡的起因,都是纣王好色且渎神,好色這一點在現代基本毫無說服力,而渎神更是沒什麼戲劇沖突好講,二十一世紀了,誰還在乎神的感受?電影重新給了一個理由:敗壞人倫者,必遭天譴。這是任何時代任何文化背景都能理解的永恒禁忌。其實,就連演義開篇那首古風長詩都說,之所以引得“黃天震怒降災毒,若涉大海無淵邊”,并非是纣王好色渎神,而是他“紊亂朝綱絕倫紀,殺妻誅子信讒言”“郊社不修宗廟廢,奇技淫巧盡心研”,簡單說,天譴是殷壽一手作來的。可是演義進入第一回,作者馬上就忘了古風詩的邏輯關系,又回到了好色渎神,可能明代的讀者比較喜歡吧。
電影還擺脫了傳統宿命論的束縛。要知道演義裡除了纣王和一些凡人,所有具備法術的人、仙、妖,都知道成湯氣數将盡,而且沒有挽回的餘地,結果整個封神之戰似乎更像走個程序,大家來例行公事,誰該死就趕緊去死,誰該渡劫就趕緊下山,那些明知死不了的人就隻管往前沖吧,反正你有光環。于是整部書除了個别凡人,其他人都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反正死了好歹還是神,不死就是大賺,這樣的價值觀明顯過時,也不适合影視改編。
電影将天譴歸因于殷壽的野心越了界,殺伐太重,招緻天譴,心懷惡念,妖孽自至。但又打破了宿命論,隻要造孽者能迷途知返,自焚謝天,天譴還可以消失。一切成敗不可預知,殷壽的命運如何(他的确是死定了),全看他在善惡之間如何抉擇(但怎麼死、為何而死,是個新的懸念),這比宿命論好太多了。
改動二:妲己終于不再是紅顔禍水
電影中,殷壽攻滅冀州,凡人蘇妲己自殺,意外解除封印的九尾狐趁機附身,跟殷壽回了朝歌。她要報殷壽解封之恩,自願幫殷壽實現隐藏在心中的欲望——弑父殺兄、奪取王位、長生不老。姜子牙說:心懷惡念,妖孽自至。不是狐妖魅惑了殷壽,而是殷壽的惡念招來狐妖相助,殷壽才是萬惡之源,這個改動為殷壽正名,也洗去了狐妖蘇妲己紅顔禍水的污名。
其實,隻要稍微細讀演義就能發現,蘇妲己從來不是紅顔禍水,她隻是一個早早死掉的可憐人,連封神榜上都無名。而無論凡人蘇妲己,還是狐妖蘇妲己,都是純純的悲劇人物。所謂女色誤國,更像是人們想當然的以訛傳訛,以及男權社會中男人慣用的推脫責任。
關于狐妖和蘇妲己的形象,有史實、平話、演義三個版本。
曆史上,纣王攻有蘇氏,獲妲己,其餘不詳。九尾狐在先秦乃至三代也并非妖孽,而是祥瑞,誰能捕獲九尾狐,誰就會有好運,電影中殷壽稱狐妖為祥瑞,其實也是有史可依。
平話中,纣王單戀玉女,求之不得,輾轉反側。費仲為君解憂,大搞選秀,發覺化州太守蘇護之女蘇妲己與玉女容貌相仿。蘇妲己前往朝歌,途遇九尾狐,被吸幹三魂七魄。九尾狐附身其上,進宮享受人間富貴。它根本沒有受誰的差遣,也并不想禍亂成湯天下,而是出于嫉妒,想要斷絕纣王對玉女的相思,獨占這份寵愛,這才慫恿纣王,派兵推毀玉女觀。沒想到此舉引來上天震怒,降下一位太歲神,專門颠覆成湯江山,這位太歲就是姜後與纣王之子殷郊。
演義中,纣王作淫詩調戲女娲(女娲遠比玉女地位要高,玉女隻是普通仙人,女娲乃是人類的母親神,纣王此舉不僅渎神,還是搞子母戀,天理不容),女娲震怒,遣軒轅墳三妖入朝歌敗壞成湯江山。人間這邊,費仲要害蘇護,故意逼他獻女。蘇護不滿,為此反商,但最後還是無奈進女求和。妖怪狐狸精和凡人蘇妲己都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尤其狐狸精,她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受女娲指派,哪有既要敗壞成湯江山又不殘害忠良的道理?她哪知女娲的高明,髒活累活做了不少,最後甲方還翻臉不認賬,把鍋一甩,打工人一命嗚呼,甲方幹幹淨淨。
可見,電影中蘇妲己與九尾狐的設定并非源于演義,也非魔改亂編,而是結合了平話和史實。從史實纣王攻有蘇氏着手,把殷壽寫成一個野心家,俘獲了妲己;從平話狐妖單純謀求人間富貴切入,去掉女娲派狐妖禍亂江山的動機,順着“人為主妖為輔”的設定延展,設計了殷壽為狐妖解封,狐妖助殷壽如願的故事。這個狐妖非常單純,不追求權力,不具備善惡觀念,它既沒有受演義邏輯BUG的影響,又增加了戲劇沖突和人物張力,很是好看——畢竟妲己纣王的結局我們本來都知道,可現在這樣一改,二人的情感走向如何,結局又如何,殷壽是否對妲己也是用完即棄,妲己的悲劇又怎樣收場,為什麼成湯先祖要封九尾狐,九尾狐是否跟成湯國運有什麼前情往事,都是新的懸念,二三部趕緊上映吧。
改動三:恢複殷郊的主角地位
演義中殷郊隻是一個小配角,可是在平話和更早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書中,殷郊都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絕對主角。
在《三教源流》中,皇後姜氏踐巨人足迹而孕,生下一個大肉球,妲己向纣王說王後産怪,纣王便命人将肉球棄至郊外,這就是殷郊名字的由來。後來,肉球被一位申真人剖開,帶回水簾洞,他日藝成下山,為母報仇,扶周滅商,被玉帝封為太歲。
在平話中,纣王推倒玉女觀,上天震怒,降下太歲神殷郊。殷郊還在襁褓時,妲己計殺姜後,殷郊由乳母撫養長大。十年後,妲己見殷郊逐漸長大,害怕當年東窗事發,遂造酒池、肉林、炮烙、虿盆,誅殺姜後東宮内一衆知情宮女及老乳母。乳母臨死前告知殷郊真相,殷郊大怒,行刺妲己失敗被擒。纣王命人将殷郊斬首,幸得胡嵩劫法場,二人先是躲至王叔比幹府上,後又離開朝歌。殷郊在一座浪子神廟過夜,夢裡得仙人傳授技藝,前往華山招兵買馬,待武王伐纣時出兵相助,任伐纣先行官,最後斬殺妲己,親手弑父。
顯然,到了明代,作者在彙編、創作封神演義時遇到了難題,彼時主流意識形态已經收緊,根本不能像宋元時代那樣寫弑父,可殷郊的确又背負殺母大仇,不得不報。兩難面前,作者隻好大刀闊斧删減殷郊戲份,把他的很多設定轉嫁到别人身上。
比如,把大肉球和伐纣先行官的設定分給哪吒,再将民間流傳的鬧海故事、《三教源流》中有關哪吒的介紹、佛教毗沙門天王三子的一些元素加進來,重新糅合出一個靈珠子轉世的哪吒獨立單元。當然,這樣改也讓哪吒這個新單元有很多BUG。比如清代就有人發現,哪吒的媽媽還叫殷夫人,這可能就是沒删幹淨,還跟殷郊有所關聯;又比如因哪吒鬧海而牽扯出的四海龍王,更是時空錯亂,當時尚未封神,哪來的龍王呢?又哪有天庭和玉帝讓龍王投訴的?這裡不要掰扯封神之前有沒有天庭,玉帝和昊天上帝到底誰更大,這些都是熱門的撕逼題材,其實沒幾個人真正研究過道教文化,說啥都權當一樂。我們還是以演義來證演義。第一,龍王和天庭隻在哪吒這個故事單元裡出現過,後面幾十回書再沒露面,明顯是為了給哪吒加戲湊進來的;第二,書裡明确寫到,被哪吒打死的敖丙和李艮,出場時本就已是正神,早就在天庭的體制裡,可是後面封神時又把他倆封了一遍,還不是官複原職,分明是作者忘了圓場,露出了馬腳。
另一個轉嫁是把殷郊颠覆成湯江山的任務分給了狐妖。前面說過,在平話中妲己本來隻是個過路妖精,并沒有承擔女娲指派的任務。可是演義中這麼一改,曆代讀者都看出了問題——妲己的許多行為前後矛盾,她既要禍亂成湯,為何又多次真心幫助纣王呢?甚至最後還要幫纣王去劫周營呢?
總之,這些設定一删改,演義中的殷郊已經無事可做,又不能弑父,又不得不報仇,那隻好再給他加一個弟弟殷洪,讓殷洪先下山,被周人所殺,殷郊要報殺母之仇還需時日,報殺弟之仇卻正在眼前,這樣就能把殷郊留在西岐,死在西岐,不讓他有機會回到朝歌直面纣王和妲己,弑父一事也就無從談起。
電影首先确立了殷壽為主角,主打父子關系,又改了妲己設定,殷郊重歸主角行列是必然的,至于殷郊最後是不是一定會弑父,怎麼弑父,又是一個新的懸念,不得不佩服編劇,很多大家以為老生常談之處,都能給寫出新的懸念來。
改動四:讓姬昌承載故事的核心價值
原著中姬昌這條故事線有多精彩,姬昌這個人物就有多單調乏味。他跟主要人物(纣王、妲己、伯邑考、姬發)都沒有明顯的矛盾糾葛,常常遊離在主線故事之外,甚至還會妨礙主線故事的推進——他回歸西岐後,數年之間,不念伯邑考枉死之仇(還說伯邑考死了活該),任由纣王繼續作惡,魚肉百姓,仍要固守君臣本分,不願翦商,這已經不是聖人而是愚人。也許作者真有愚忠思想,又或者原著後來被明清文人和官方主流意識形态修改過,總之原著在這裡忽然混亂拖沓起來,以至于作者隻好安排一場親征崇侯虎的戲份,強行讓他下線,趕快讓武王繼位。可以說,原著中文王故事跟哪吒故事一樣,更像水浒式的個人獨立單元,與主線關系不大。
電影中,父子關系是主線,殷壽與殷郊、姬發是一對父子,姬發與姬昌也是父子,因而必然要對姬昌的人物形象做出重大調整,把他拉進主線來承擔更重要的作用——他是第一部中唯一正常的父親,唯一不想害兒子的父親,唯一收妖怪做兒子的父親,唯一吃了親生兒子的父親。影片中姬昌有句名言:“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這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價值,殷壽、殷郊、姬發、伯邑考、雷震子乃至所有質子的行動,都圍繞它來設計。而這句話從姬昌口中說出,表明主創把姬昌設為整個故事真正的軸心,這個角色設計好了,樁打紮實了,整個故事才不會脫缰。
電影為姬昌設計了六件事,重塑周文王。
第一件:廟裡算卦。
姬昌占得天雷無妄卦(原著并未說姬昌所占是何卦,這裡看出編劇用心了,無妄卦的确很符合劇情需要),跟三伯候、姜子牙和姬發說,帝乙和殷啟之死另有真兇,矛頭自然指向殷壽,推動故事前進。
第二件:收雷震子。(下面展開)
第三件:血親弑父。
姬昌以卦象告誡殷壽,他必死于血親之手。這一卦直接刺激了殷壽對殷郊的猜疑,想必他此時已動了殺心。而且,正因此卦,或許殷壽才萌生了騙文王食子的想法,算是對文王的報複和回應,你說我會死在血親之手,那我先讓你嘗嘗血親的味道。不過這裡要注意,算卦不是算命,不是看相,不是預言,用易經算卦隻是一種推演,并不像西方預言那樣講究宿命論。簡單說,算卦的目的不是算出一個無法更改的命,而是借助預先的推測蔔定吉兇,及早采取措施,以求趨吉避兇,人可以通過後天的手段躲避卦象預測的結果,這才是易經偉大之處。所以,殷壽是否會死于血親之手,還是要看他怎樣抉擇。而且,血親也未必就等于兒子,血親甚至未必就是活人,這兩個字的解釋可以很寬泛,殷壽到底如何死,血親如何幫他死,還是懸念,期待二三部吧。
第四件:食伯邑考。(下面展開)
另外兩件都是原創的小事,由台詞一帶而過,卻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給整個故事埋了兩個堅實的暗線,非常值得一說。
第五件:兄弟比箭。
殷壽身為二王子,看似風光顯赫,其實自知根本得不到父王帝乙的認同與關愛,更得不到兄長殷啟那樣的權力和太子地位,這才收編培養跟他有相同境遇的各國質子,建立親兵軍團。
他成功PUA了所有質子,讓質子們相信,他們的父親把最喜歡的兒子留在身邊做儲君,而把無足輕重或不受待見的他們送到朝歌和戰場,等于叫他們送死。電影開場,冀州謀反,蘇護根本不在乎質子蘇全孝的死活,所有質子感同身受,無不更加痛恨親父而崇拜殷壽。
跟随殷壽,質子們得以施展被壓抑的才華,證明了自己遠比那些留在親爹身邊的廢柴哥哥更有價值。同時,在殷壽身上,質子們也仿佛找到了“真正”的父愛,這是一個能力超群、魅力無限而又能理解他們處境的完美父親,自然容易被他PUA,以至于紛紛弑父,奪取爵位。
可惜,殷壽始終洗不動姬發。
因為姬發并沒有被生父遺棄,他知道父親一直愛他。電影借伯邑考之口道出了前因,原來當年西岐選送質子,姬昌并不以自己的好惡為标準(他愛每一個兒子),而是讓伯邑考、姬發以射箭成績公平對決,勝者去朝歌。因此,姬發做質子,純粹出于自己的選擇——闖蕩世界,做一個大英雄,這才把伯邑考的弓箭做了手腳,自己勝出。他要做一個真正的英雄,做一個善良的王子,實現人生理想,父子和長兄非但不是他的阻礙,而且還是他的動力。
第六件:瘋狂種地。
這是個人非常喜歡的原創設計。電影中西岐以農立國,在四大侯國中最熱衷于種地,以至于姬發被嘲笑為披甲農夫。姬昌啟程去朝歌,告别國人時,伯邑考說,父親早知天譴将至,這才讓西岐全民瘋狂種地,存糧足夠三年。編劇這個小心思不亞于一個彩蛋。要知道原著裡魔家四将圍西岐,不到兩三月,城中糧食居然不夠吃了,還得靠韓毒龍、薛惡虎來送米鬥解圍,實在不合理。畢竟書中不惜筆墨,多次描繪西岐乃人間樂土,除去兵伐崇侯虎,數十年未動刀兵,就算文王終生不願翦商,沒有刻意屯糧,姜子牙也該早有準備,你早知周世将興,大戰在即,居然不存糧,像話嗎?電影這麼一改,把文王的貢獻和睿智給寫出來了,就算二三部裡文王仍不願反商,起碼也要為了天下人,把糧食做足,相信二三部不會出現斷糧的無腦困局了。
改動五:伯邑考一命換一命
電影重塑了殷壽和妲己的情感關系,妲己不可能再愛上别人,更不可能像原著那樣企圖借伯邑考這個元陽來修煉,她隻要繼續吃宮女就好了。所以,妲己調戲伯邑考的故事必然删減,而伯邑考之死也要另尋原由。
原著中,伯邑考獻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希望贖回父親,最終失敗被殺,他隻是個不聽父親叮囑、不近女色的無腦孝子。電影将他的贖父決心擴到最大,也讓他有了智商、膽量、勇氣和愛。他此來朝歌,根本就是打定主意,犧牲自己,帶父親和弟弟回家。他知道,當年質子比箭,要不是姬發動了手腳,赢得就是自己,他本該是質子,弟弟本該在西岐為王,現在是時候可以為父親和西岐而死,跟弟弟互換身份了,這是他的歸宿,而他也心甘情願。你看他隻帶來了兩匹雪龍駒,分明就是姬發一匹,父親一匹,沒有自己的。
這個改動,高級。
而且,楊玏的演技太棒了,有那麼一秒鐘,他低頭沉默,面帶絕望和痛苦,可是一秒過後,擡起頭來,還是對着姬發笑,就這還能叫生硬?
改動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原著中文王算卦神準,能算七年牢獄之災,能算伯邑考之死,近乎妖人,所以食子表現了他的隐忍和強大,但對故事的推動作用并不大。電影中給算卦加了個限定:上能算天,下能蔔地,唯獨不能算自己。于是,姬昌根本不知自己入朝歌吉兇如何,不知伯邑考會來贖父,更不知肉餅是兒子,這就增加了故事懸念和沖突烈度。
那這個改動怎樣呢,非常高明。
首先我們要明白,殷壽為何讓姬昌食子?
原著中是妲己對殷壽建議,為了驗證姬昌到底有無真本事,準确地說,是有沒有算卦的真本事,他若吃了肉餅,表示徒有虛名,構不成威脅,放了就放了。
可是,這個試驗漏洞百出,甚至還有反作用。
姬昌有治國之才,德高望重,天下聞名,纣王豈會不知?算卦隻是特長,頂多是個高考加分項,或者能押對作文題。算不準不代表治國不行,更何況你真把他放回去,文王早晚知道真相,肯定舉國跟你玩命。所以,一個真正的霸主,面對姬昌,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直接殺了就好,費那勁幹嗎呢?當然了,前面也講過,演義裡的纣王忽強忽弱,此處自然是忽然白癡起來,才會認同妲己的建議。電影裡的殷壽絕不會這麼傻,既然他不傻,就沒必要考驗姬昌,那姬昌要想活命,自然也不能靠吃孩子來裝不知情,隻能靠場外因素。所以,牢獄中的姬昌根本就以為自己必死無疑。
姬昌之所以能活命,靠的是巧合,一靠伯邑考讨好纣王,求得一個願望;二靠伯邑考提出的一命換一命;三靠伯邑考死後,姬發就是西岐唯一的王子,而他又是殷壽最喜歡的質子,殷壽勝算在握,放一個老頭不在話下。這些姬昌當然都不知道了。
其實,食子橋段是典型的說書人腦洞,過去的說書人知道老百姓不願聽也不懂治國大道理,他們更喜歡人情倫理故事,慈父食孝子,吃孩子這事兒無論古今,一樣能上熱搜,多有意思啊!
電影中殷壽極其睿智,城府甚深,當他聽到伯邑考願一命換一命時,一定非常開心,這樣他可以一舉四得。
第一,文王年邁,就算殺了,伯邑考正當壯年,深得人心,仍可舉兵謀逆,威脅尚未解除,現在居然能斬殺西岐儲君,何樂不為?
第二,安排文王食子,主打一個有悖人倫。你誣陷姬昌造反,天下人未必相信,那些文武大臣還來求情,可如果說姬昌吃了親生兒子,那他有德之君的公衆形象算是徹底廢了,一個吃了自己孩子的人,怎麼能當一方諸侯,更别提天下共主了。
第三,文王事先不知情,根本沒有準備,當時吃下肉餅,直接崩潰,幾乎發瘋,變成廢人一個,那麼殷壽自然放心讓他回西岐,反正人都這樣了,還能有啥作為?
第四,姬昌和伯邑考,一個謀逆叛國、敗壞人倫,一個早早死掉,西岐無主,姬發無依無靠,隻能繼續做殷壽的好兒子,姬昌隻剩這一個兒子,根本不敢造反,他日就算姬發繼任西伯侯,那也是一介附庸,對殷壽有利無害。
這裡再調戲一下殷壽,也許當他看到姬昌有兩個這麼好的兒子時,内心一定是嫉妒的,我怎麼沒有這樣的爹?我一定要你家庭破碎……
改動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原著中雷震子乃是凡人,生于古墓,無父無母(平話中是古墓女屍所生),文王避雨時占卦得知,此子乃将星降世,且正合百子之兆,故收之。将星降世與巧得義子是古代傳奇故事常見的兩個套路,屬于不好不壞的常規寫法。
電影将雷震子由凡人改為妖,哪吒、楊戬憑慣性除妖,卻被姬昌阻止,他對姜子牙三人說了一句:“就算它是妖,是善是惡,也全看以後教誨如何,豈能妄下定論?”成功說服三人,将雷震子帶回昆侖培養,真的讓人感動,這才是真正的父親啊!
把兩個傳奇故事常用套路,改成跟電影主線故事緊密捆綁的一環,這個設定修改談不上多高級,卻很有用。從人物塑造和主題上看,姬昌收雷震子,并非因為它是将星(這就顯得功利),也并非因為它合該是自己第一百個兒子(這就變成緣分和宿命),他隻是出于一個慈父對一個孩子(無論是人是妖,此處瘋狂暗示陳塘關李總兵)真正的愛,以及對“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這個價值信念的堅持。姬昌對一個毫無關系的妖有此大愛,希望妖也能活;殷壽對一手培養起來的質子卻隻有利用,希望他們為自己而死,二者對比鮮明。從叙事角度看,這是給後面姬昌與姬發父子對手戲做鋪墊,讓姬發做選擇:這樣一個仁父,你舍得害他嗎?殷壽那樣的父親,你真的願意追随嗎?
另外,電影将龍須虎從一隻山野妖獸改為在玉虛宮守護封神榜的神獸,以及捆綁封神榜的繩子,編劇很可能順勢把龍須虎的妖怪屬性移到了雷震子身上,豐富雷震子的形象,畢竟原著雷震子除了出山救父、打死辛環、棍劈墨麒麟外,後面再無出彩戰績,成了醬油,給雷震子增加個妖的身份,後面應該會有不少戲份。
改動八:删掉黃飛虎
黃飛虎和他的獨立故事單元,在書中主要有幾個作用。
一,作為殷商武将的最高代表,他的反叛意味着妲己禍亂朝綱的任務勝利結束。
二,反出朝歌,展現了明清社會的四個基本道德規範——忠、孝、節、義之間的沖突。最終他選擇了節和義,背叛了忠,化解了孝。
三,過五關,這明顯是模仿關二爺,這是當時讀者喜聞樂見的橋段,直接搬過來能賺流量。
四,投奔西岐,引得聞太師大軍開拔,直接拉開了三十六路大軍攻西岐的序章,全書第二幕正式開啟。
之後的黃飛虎就隻是一個普通武将了,純工具人,死的也草率。
删掉黃飛虎也有幾個道理。
一,電影篇幅有限,且妲己不必再禍亂朝綱,不用他來反抗。
二,忠孝節義跟電影的父子主題不搭。
三,過五關明顯是抄關二爺的故事,不拍也罷。
四,姬發殺死殷壽,救走姬昌,自己逃回西岐,必然引起聞太師大軍來讨,黃飛虎最後一個功能也可以不要了。
改動九:比幹自願掏心
電影裡的比幹融合了演義中商容(耿直資深)、杜元銑(懂天文能占蔔)、梅伯和楊任(死谏)等人的戲份,又把姜子牙捉琵琶精(拿住脈門就能控制妖怪,否則就算殺了妲己,妖怪也會跑掉)的設計加了進來,塑造成一位巫史合一的大司命,既是王叔也是帝師。
他原本的計劃是,拿住妲己脈門,直接殺掉她,讓狐妖從妲己屍體裡出來,真相大白,可是被殷壽及時阻止了。
比幹第二個計劃是拿住妲己,讓殷壽來殺,但殷壽不願意,害怕錯殺美人,無法挽救。
比幹無奈,隻好再進一步,自挖玲珑心讓狐妖顯形,逼殷壽做決定,拿自己的命跟殷壽交換條件。
比幹能這樣做,影片前面是做了鋪墊的。登基大典上,比幹就講過成湯先祖自焚化解天譴的事,成功逼迫殷壽答應自焚。這時比幹願意自殺,就是告訴殷壽,狐妖的危害程度堪比天譴,你既然願意自焚化解天譴,我就願意掏心幹掉狐妖,大侄子咱倆要為了成湯江山而死啊。
可惜,他還是太樂觀了。從第二個計劃失敗就能看出,其實殷壽根本不相信比幹,也根本不想殺妲己。冀州城下,他可以輕松洗腦蘇全孝自殺;龍德殿上,他可以随意斬殺侍從;連弑父殺兄和死了正妻都不帶眨眼的,純純視人命(包括親人)如草芥。如果妲己隻是一個普通美女,殺了根本不可惜。他就是看重了妲己能救命的“法術”,當她是個有法力的異人,是自己實現野心最重要的一環,哪怕她是狐妖,那也不能殺。
比幹自願掏心,它的劇作功能是逼迫殷壽終于來到最重要的抉擇,前面你濫殺無辜、弑父殺兄,雖然可惡,但還是個人層面的惡行,現在你面臨的是列祖列宗和個人野心的終極選擇,你到底選哪個?
比幹、殷郊、姬發、姜子牙都以為殷壽會選前者,可殷壽選了後者。
事後,殷壽做了三個決定。
第一,殺死殷郊,反正可以長生,殷商血脈隻留自己一個就夠了。
第二,逼姬發弑父,讓他也走上絕路,變成跟自己一樣的“大英雄”。
第三,燒毀宗廟,正式接納狐妖,這一回他真正欺師滅祖,堕入魔道。
現在來看看殷壽的黑化步驟吧:教唆青年--弑父殺兄--枉顧天譴--戕害忠良--抛妻斬子--欺師滅祖--人妖不分,太黑了。
改動十:封神榜與天下共主
最後來談談封神榜。
很多人吐槽電影改動封神榜的設定,說它魔改,其實恰恰相反。從劇作角度看,封神榜是貫穿整個故事的核心道具,電影對封神榜設定的更改可謂非常巧妙,不僅成功避開了原著裡的設定坑,也彌補了原著設定的諸多缺陷。
先來看看書裡的封神榜有多少坑吧。
這麼重要的一個榜,書中對它的出場介紹實在含混不清:
話說昆侖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并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這段文字槽點太多。
第一,昊天上帝是誰?他是什麼地位?所管何事?為何隻出現一次,後文再無着墨?如果此前天地秩序是他來維護,現在為何要讓仙首十二稱臣呢?
第二,仙首十二又是誰?書中算上西方教,也不過四大教派,五位首腦教主,哪來十二首?要說仙首十二就是闡教十二上仙,其實更不可能,畢竟既稱仙首,怎能是二代弟子?何況昊天上帝也不能越過元始天尊行使職權。假設就算如此,這件事也是闡教内部的事兒,輪不到截教、人道參與,封神之戰截教、人道死者最多,通天教主和老子怎能犧牲自家弟子來幫你十二上仙渡劫?
第三,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這件事跟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是否有關聯?所謂紅塵之厄,是否指下界助武王伐纣?所謂殺伐臨身,是否指要助子牙殺盡封神榜上有緣人?果真若此的話,十二上仙是否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封神榜之外?理由又是什麼?
第四,既說稱臣,表明三教之前與昊天上帝至少互不從屬,昊天明明隻要十二仙首稱臣,三教為何要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這個擴招幅度太大了吧?這些書中都未明言,至于網上各種版本的陰謀論,也都是純屬臆測,越說越離譜。
第五,昊天命仙首稱臣是神仙圈内部的事,隻是碰巧女娲要報應纣王,滅了成湯氣數,三教這才借商周大戰來行封神之事,凡人在這件大事裡隻有充當炮灰的命,毫無話語權。
在接下來的故事裡,封神榜多次被提及,但坑依舊不少。
第一,封神榜的人數和宿命問題。封神榜上的人數看來是早就定好的,可第三十七回元始天尊跟子牙說,下山之後有人叫你,切不可應他,否則會有三十六路人馬伐你。倘若子牙不應,這三十六路人不來就不會死,他們還會上榜嗎?榜上那三百六十五個名字是會減少呢?還是會換人呢?等到了第七十二回,元始天尊拿住申公豹,書裡卻有一段旁白:“元始天尊豈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難他,恐他又起波瀾耳。”合着你早知姜子牙一定會回頭,申公豹也是你故意放出來搞人事招聘的,玩過家家呢?原著作者用宿命論來彌補設定上的漏洞,水平不太高的樣子。
第二,封神榜的功能和保密問題。按照書中描寫,封神榜專吸“忠臣義士和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的魂魄,一切看天數和緣分,它更像是一個智能分類過濾器,隻列職位數量和崗位要求,不寫具體姓名,全看死者生前修行深淺、有何作為,再逐一配對挑選,把合适的靈魂吸進來,安排到某個合适的崗位去。所以,榜上具體有誰,連三教教主都不知道,通天教主隻能說:“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隻至死後方知端的。”雲霄也說:“吾師有言,門中不許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可見,封神榜是三教内部第一等絕密刊物,榜上既無具體姓名,外人自然無從得知,可書中又多次借某人之口提到另一人榜上有名,比如度厄真人早知徒弟鄭倫該上榜,他怎麼知道的呢?
第三,封神榜的選拔标準問題。書中用一句話點出了選拔标準:“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先不考慮宿命論和上帝視角,一種常見的解釋是:三教門人并不知封神榜上有誰,但他們可以依照封神榜的錄取标準來猜,看誰的修為淺,誰的根行稍次,誰就容易上榜,所以每當截教門徒聽人說自己榜上有名時都無比惱怒,這就好比你的同學罵你學習不好,人品不佳,注定一輩子賣豬肉一樣,你肯定會反罵回去,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
問題來了,所謂修為和根行,如何評判,如何檢驗呢?你可以說黃天化、土行孫法力淺,但李靖、金吒、木吒比他們還淺,為何可以肉身成聖?你可以說十絕陣主、九龍島四聖等仙人根行稍次,可截教首席四大弟子水平都不在十二仙之下,他們怎麼也稍次呢?你也可以說同等輩分裡,人比獸和物的根行更高,廣成子等是由人成仙,龜靈聖母等是獸,石矶娘娘等是物,所以廣成子水平更高,但是趙公明和三霄娘娘都是凡人修仙的,能力還在十二仙之上,他們怎麼也上了榜呢,黃龍真人分明啥也不是,居然沒事兒?如果這個根行包涵了個人的品性,那哪吒第一個就該封神,他是全書品性最差的一類。所以,說來說去,我們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誰會上榜,反正作者站在上帝視角和宿命視角,說你該上你就得上。
第四,封神榜的誤判問題。封神榜是三教簽押,所封衆神自當該是三教人物(凡人還是沒有話語權的純炮灰,就當是老子替所有凡人做了主吧),可是書中多次封錯了人,這個智能過濾器出現了技術問題。比如龍須虎,它是個異獸,并非闡教門人,姜子牙收他也不曾傳授道法,自然不該在封神榜上,書中的出場詩也說它是“封神榜上無名姓,徒建奇功與帝家”,最後居然又封了神。又如邬文化、桃精柳鬼、梅山七怪、軒轅三妖,這些都是野路子成精的妖怪,跟三教毫無關聯,居然也能上榜混個編制,這個榜管的也太寬了吧!更有甚者,前文提到過的敖丙、李艮,明明早就是神,又重封一遍,調崗要這麼大代價嗎?最離譜的是,書中多次名言正神一共三百六十五位,結尾封神卻多了十來位,誰是關系戶?
這麼多槽點與大坑,隻有一個解釋能說通:封神榜的設定是層累疊加的,任人打扮的。李天飛說:“它是由不同時代的作者根據當時的需要和觀念自行改動的,不存在尊重原著一說。”烏爾善也說:“每個時代講封神故事,都包含當代價值表達。《史記·殷本紀》裡司馬遷的叙述,離曆史真實事件過去一千多年了。《武王伐纣平話》是宋元時期的當代,《封神演義》是明代的當代。沒有絕對客觀真實的,每一代講述都是根據當時他們認為的真實去進行當代講述。”
封神榜是封神故事的核心,電影要做當代價值表達,就要重新修改封神榜的設定,下面來拆解和猜測一下電影版設定的用意。
第一,把封神榜改為女娲留下的寶物。很多人熱衷于讨論昊天上帝擴招天庭公務員的計劃,卻忽略了這些受封之神的職能,其實是為了重塑天地秩序,為神仙界和人間百姓服務的。怎麼招聘不重要,目的才最重要。電影删去了昊天擴招和三教簽押這些過時、含混的設定,直接用它來消除天譴,為人間服務,結果是一樣的。
第二,隻說封神榜能封神驅魂,消除天譴,不談三百六十五位之數。因為封神榜上的神是有具體職能的,全都對應着民間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比如雷部對應農業生産,火部對應出入安全,瘟部對應身體健康,鬥部對應吉兇災禍。電影中的天譴,就是指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了問題,宇宙秩序徹底混亂。隻要封神榜一開,驅使有能力的魂魄去解決相應的危機,天地自然重歸平靜。至于是不是一定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并不重要,那是昊天上帝該操心的,跟現代觀衆無關。
第三,封神榜對仙人無效,隻能由凡人掌握。這是填補了演義中凡人隻能當炮灰卻無話語權和參與感的坑,讓人成為故事的核心,即導演所說的當代價值。用李天飛先生的話說:“這次政權擴容的策劃者是成道的高級仙人,執行者卻是一位凡人姜子牙。如果把仙人視為人類修行的最高成果的話,這似乎告訴我們,人類開始試圖介入世界秩序的維護,不再做匍匐于天神威嚴下的奴仆了。”
第四,封神榜隻能由天下共主開啟。演義中的封神榜隻是個用來善後的錄取名單,除了申公豹,沒人想奪它,因為一切都是宿命,所以封神榜對全書所有主要角色的行為動機不起作用。這種設定說書可以,拍成電影便幼稚、零散、過時。封神第一部的市場類型是神話史詩,劇作類型涵蓋了金羊毛+夥伴之情+超級英雄等等,重點是要展現英雄的成長與抉擇,英雄們要成長得有沖突,互相之間要激烈對照,要成功得拿到核心道具,封神榜就是一個讓所有凡人英雄彙于一點的紐帶,而昆侖和金鳌衆仙的前途也全看封神榜歸誰所有,他們必然要為了自己來參與這場封神大戰。
其實還有很多想說的,但寫不動了,以後再另寫一篇吧,這次先到這裡。
收尾:現在終于可以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一些朋友認為成片部分段落比較“生硬”,過度很突兀,其實這個不是劇作層面的問題,而是剪輯問題。可以看出這個劇本相當紮實,各方面都顧慮周到,但是出于時長排片考慮,聽說導言忍痛删減了将近一小時的内容,将成片控制在兩個半小時以内,這剪得的确過于狠了。結果就是,有的觀衆很喜歡,認為成片節湊淩厲,毫無尿點,非常爽快,有的觀衆偶爾懵逼,不明白為啥跳的這麼快。這可能是電影唯一的缺點,扣個0.5分,總分8.5吧。
而且,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多買票呗,隻要回了本,或者小賺一把,第二部明年如期上映,什麼導剪版啊重映版啊,還不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