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辣滾燙》的推薦下看了《百元之戀》
那麼就從這兩部電影最明顯的差别【結尾】說起吧。
兩部電影中,女主都是經曆了刻苦的訓練,結果在第一場比賽中被職業選手暴打。雖然成功打出了一記漂亮的【躲閃+擺拳】命中了對手,但最後還是徹底擊敗。
在被擊敗後《熱辣滾燙》的女主賈玲說自己赢了一次,并且拒絕了出軌男友的邀約。
而《百元之戀》的女主一子,卻哭着對男主說,自己想赢哪怕一次也好,最後被男主牽手拉去吃飯。
《百元之戀》的結尾是最讓批評者們诟病的一點,他們指責一子沒有真正的精神上的成長,或是指責導演的男權主義等等。
持這種看法的觀衆,我認為是沒有看懂這部電影的。(其實給好評的人中也有不少沒看懂。)因此我寫下這篇影評,并且故意打分一星,就是想讓更多不理解這部影片的觀衆看到本文。
結尾的這兩個反差可以拆開來看。
首先,對于“輸了但實際上我赢了”和“輸了但我好想赢”哪個處理好?
我認為《熱辣滾燙》的處理不錯,但《百元之戀》的結尾更好。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百元之戀》的結尾比賽中,導演已經用鏡頭語言充分的展現了女主一子的“雖敗猶榮”。她的教練知道,她的父母知道,她的妹妹知道,她的前男友知道,觀衆們知道,難道她自己會不知道?
雖然“雖敗猶榮”但是女主還是“想赢一次”,這就是導演高明的地方。
因為這種“想赢”的心态,是女主徹底擺脫頹廢狀态變得有鬥志有好勝心的體現。隻要你懷着一顆鬥争心,就算遭受生活的種種重擊,你也可以活出更好的自己。我可以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強實現反擊,但看到了重拳的襲來也可以蹲下躲過去。
有人認為,作為一部勵志電影,那麼在變強之後,女主理應彰顯自己強大,甚至對傷害自己的人和事發起反擊。說活做事大可以“看心情”。
有人認為,作為一部女性電影,導演展示的性行為和最終接受渣男的選擇,是女主并未根本長進的表現,更來自于導演男權的傲慢。
不過,《百元之戀》真的是一部“女性電影”,甚至“勵志電影”嗎?如果這些觀衆給予的标簽不一定就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内容呢?
2、《百元之戀》是女性電影?
我認為不是。
改變後的《熱辣滾燙》是一部完全屬于賈玲的電影,電影中的其他角色都是服務于女主賈玲完成身材蛻變的工具人。因此這部電影是标準的女主成長電影。
而《百元之戀》從片名來看,顯然一部關于“戀愛”的電影。既然是“戀愛”(如果不是LGBT題材的話),故事中就要有男有女。可以是男主女從,也可以是女主男從,但無論哪種形式,另一半都是“戀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百元之戀》并不是一部标價意義的“女性電影”。
确定了這個主題之後,我們再來會看《百元之戀》結尾女主的選擇。女主說“想赢”,隻是她自己“想赢”嗎?激發女主學拳擊的最根本原因,不正是女主去看男主的拳擊比賽嗎?這場比賽是男主的最後一場比賽,他“想赢”嗎?當然“想赢”!
因此“想赢”就成為了兩人真正互相理解,走入對方内心起點。這種“對仗”就是導演巧妙的“電影手法”。因此電影中雖然沒有明确點明男主也“想赢”,但是大部分觀衆們是可以感受到二人的惺惺相惜的。
《百元之戀》是女主和男主兩個人的故事。
3、男主是渣男嗎?
《百元之戀》的男主不是工具人,所以男主也是有完整的成長線的,隻不過是導演沒有明寫的暗線。
男主是渣男嗎?他似乎的确符合這個稱呼,因為他早已被生活的鐵拳砸得粉碎,不得不用傲慢勉強粘在一起。
男主是老窮小地區的落魄職業拳擊手,除了拳擊他一無所有。然而,他還有一場比賽就要退役了。沒了拳擊他就真的一無所有了。他去女主的便利店,隻賣香蕉,一向如此。
香蕉應該是對于一個職業拳擊手而言最廉價的選擇。香蕉具有較高的糖分可以支撐身體的高強度運動,高纖維的特性可以幫助維持較低的體脂率,同時香蕉富含維生素與鉀,也對維持身體健康十分必要。(所以香蕉一直以來都是被廣泛推薦的減肥食品。)隻賣香蕉體現出男主生活上的貧乏。
男主看到女主來到便利店工作,故意沒有拿走香蕉(是的,故意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對女主态度的測試。當女主主動送來香蕉,男主順勢提出了約會邀請,因為他已經确定女主“不會拒絕”——拒絕接近一無所有的他。隻敢邀請“不會拒絕”的女主約會,也說明男主認為自己别無選擇,女主是自己的“唯一機會”。
約會,很無聊。
也許這隻是肩部受傷而無法做臨賽訓練的他,逼迫自己放松心情的手段。但笨拙的女主完全無法令馬上就要迎來自己最後一場比賽的他換一種心情。不過在自己最後一場比賽的前一天,男主還是借着買香蕉的理由,送給了女主自己唯一擁有的東西——自己最後一場比賽的門票。兩張票,這是在測試女主的“朋友”圈,還是因為他沒有其他人可給?
然而比賽中,面對更年輕更強大的對手,他毫無懸念的輸了。
比賽結束後,女主等待着男主,還帶來了一個猥瑣大叔。在猥瑣大叔的提議下,三人一起去餐館吃飯。全程尴聊。趁着女主上廁所的時機,猥瑣大叔肆意造謠女主如何主動追求自己。男主氣憤的給了這個“奪走”自己“唯一機會”的猥瑣大叔狠狠一拳,然後揚長而去。
然而幾天過後,男主又出現在女主的便利店。這次醉酒的他吐了便利店一地,最終被毫無同情心的新店長扔到了大街上。當他再次清醒過來時,已經被女主撿回了家。
第一天,男主病了,女主照顧他。
第二天,男主好了,但女主被男主傳染病了。男主給女主烤了一塊很大但根本咬不動的牛排。之後兩人在原始欲望的催動下發生了關系。
第三天,男主找到了一份給豆腐女拉車的工作,并給女主做了一頓豐盛的豆腐宴,然後兩人有發生了一次毫無激情的關系。
第四天,男主第一天去上班,女主頗有些興奮的說晚上要給他準備晚飯。但男主卻冰冷的回怼道:“你在做什麼,真把自己當我老婆了。”第一天上班,男主就收到了女老闆的秋波。看着膚白貌美的豆腐女,男主發現其實自己并不是“别無選擇”。到了晚上,男主果然吃上了女主為他準備的豐盛大餐。然而在吃了一個雞翅喝了一聽啤酒之後,男主選擇了跑掉。再也沒有回到女主身邊。
這裡有人說男主“出軌”,但似乎并不能如此武斷的定義。首先男主女主雖然有了肉體上的交合,但在精神上,男主并不把女主當作戀人,何況兩人同居的時間隻有短短數日而已。再者,“出軌”“劈腿”通常是形容一個處在婚姻或戀愛中的一半在隐瞞另一半的情況下與第三者發生關系。但是在這短短數日當中,男主并認為自己和女主是情侶關系,也沒有和豆腐女發生關系,而是在完全離開女主之後才開始與豆腐女在一起。因此男主是完全不輸于“出軌”,甚至在他眼裡連分手都算不上。
中國觀衆們對這段情節頗有誤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的性觀念遠比我們開放。女主與男主的兩次約會(動物園+拳賽)都特意穿上了自家百元店的廉價性感内衣,也反映出女主是期待肉體活動的發生的。
與豆腐女在一起的男主負責拉車,豆腐女依舊懶散的叫賣。然而沒過多久,就隻剩下男主一個人拉着小車賣豆腐了。在經過拳館時,男主發現女主正在自己曾經的位置拼命訓練。并且被判若兩人的女主深深吸引,以至于豆腐小車被流浪漢拖走了都不知道。丢了生産工具的男主無疑被豆腐女狠狠罵了一通之後掃地出門。
轉行交通協管員的男主在不經意間再次遇到了女主。他想跑,但沒跑掉。女主問他:“我周日比賽,開看吧。”男主卻回答道:“我不喜歡看到拼命努力的人。”“所以你才離開我?!”
一開始,我以為男主“不喜歡看到拼命努力的人”是一句謊言。因為當他看到正在拳館裡“拼命努力”訓練時的女主,被深深吸引了。顯然,他是被女主的“拼命努力”吸引的。那麼他為什麼要說“我不喜歡看到拼命努力的人”?
因為男主在離開女主時,的确是這樣的。因為男主自己曾經就是一個“拼命努力的人”。他曾拼命的訓練,努力的比賽,但到頭來他一無所有。所以他決定放棄,他決定擺爛,他決定和女主這樣頹廢的人一起擺爛——“兩個人一起擺爛,這樣就沒有心理負擔了吧。”甚至還能有些優越感。
男主大約是這麼想的。後來男主遇到豆腐女,她讓男主發現,能和自己一起擺爛的并不隻有女主一人而已,還有更多乃至更好的選擇。反而女主在遇到他以後,支棱起來了。這讓已經決定努力的男主開始反感女主。
有個細節,男主離開女主之前,他吃了一個雞翅。除了這個雞翅,男主沒有吃過肉(比賽結束之後的中國餃子沒準是肉餡的,不過那是猥瑣大叔用偷便利店的錢請的客)。
仔細回憶一下,男主在便利店隻賣香蕉,女主生病他做了一塊超大牛排,他以為肉是越大越好,結果根本咬不動——說明他沒做過甚至沒吃過牛排。但是第二天男主做的豆腐宴非常豐盛而且女主感覺十分好吃——說明男主經常做豆腐料理。之後男主偶然來到女主的便當店,開口也是要的海苔便當。
男主啃了一個雞翅,就跑掉了,也許可以稱為逃跑。這并不偶然,而是編劇和導演可以安排的。不知道女主會不會猜測男主是因為自己做飯不好吃才跑掉的,畢竟她曾嘲諷自己的妹妹廚藝所以守不住自己的老公。但男主逃跑的真實原因,應該是他因為長期的貧困而自卑、而膽怯、而悲觀、而迷失。所以他逃走了,逃到了更漂亮但與女主同樣擺爛的豆腐女那裡——繼續擺爛。
直到男主看到那個“拼命努力”練習拳擊的女主,就像女主曾經如此看着他一樣。男主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他的内心再次掀起了波瀾,但他依然選擇了逃避。然而命運(編導)沒有讓男主逃脫女主的“拼命努力”。
女主邀請男主去看自己的第一場比賽,比曾經男主邀請她去看自己最後一場比賽時更直接更大膽。此時女主的神情卻依然有些扭捏頹唐,完全不似她練習拳擊時那般精神矍铄。但男主沒有答應女主的邀約,惹得女主不得不現場打拳發洩一通。
然而最終,男主還是出現在了賽場上,并在賽後等待着女主。
他選擇接受女主,實際上是選擇接受曾經的自己,選擇對“拼命努力後卻仍然要面對失敗”的釋懷,選擇與女主一起在這個暴揍他們的社會中“拼命努力”的活下去。
說完被忽視的男主故事線,我們再說回女主。
雖然是被無數人講爛的明線,但是許多人在劇情理解上還是出現了一些錯誤。
比如在女主為什麼選擇聯系拳擊這個問題上。有些人在解讀中認為女主是因為被強暴了所以選擇了練拳(來讓自己變強)。也有些人認為女主是為了減肥。這兩個解讀都是不正确的。女主雖然被猥瑣大叔強暴了,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産生巨大的情緒波動,沒有哭甚至還十分冷漠的自己打了報警電話,犯人就睡在電話旁。
犯人最後被警察逮捕了嗎?導演沒有展現。也許“沒有”才更符合他們這個“百元社區”的狀态——畢竟偷便利店的錢沒有被抓,偷走豆腐車不擔心被抓,搶劫便利店也不擔心被抓。
女主第一次推開拳館的門,就是為了找到從餃子館獨自離去的男主。決定練習拳擊是第二天才做的決定,老闆對她說的減肥其實隻是推銷時的慣用話術而已,并不是女主的真正動機。女主的真正動機很明确,就是參加真正的拳擊比賽,體驗一下那種“激烈搏鬥後卻可以友好的互拍肩膀”的感覺……
女主為什麼離家出走?她和妹妹打了一架……所以“激烈搏鬥後卻可以友好的互拍肩膀”大約是有更豐富的内涵的。
女主的練習十分刻苦,并催促式的反複詢問教練,自己能不能去參加測試,能不能去參加比賽。為什麼?因為女主已經32歲了,馬上就要到退役的年紀了。這可能也是她在真正比賽時總是強調自己不能敗的原因。也許(因為賽制的關系),如果女主輸掉第一場比賽,那麼已經接近年齡上限的她就沒有參加第二場比賽的機會了——第一場同時也是最後一場——所以她不能輸,所以她哪怕赢一次也好。
然而就是這唯一的一場比賽,女主遭遇的卻是衛冕冠軍。這是女主運氣不好嗎?大概并不是。女主的教練曾經說過,安排比賽也是需要花錢的。而這個花銷顯然不是“隻值一百元”的女主所承擔得起的。衛冕冠軍的原定對手受傷退賽,女主才獲得的比賽機會。(緻敬《洛奇》。)
因為沒錢,所以隻能打一場必輸的比賽。很殘酷,不是嗎?就像底層人的生活一樣。
5、百元,也有百元的活法
學會了拳擊的女主,也學會了對生活進行反擊。每當她心情不爽時,她就會用空擊和更努力的訓練來宣洩自己的憤怒。直到她忍無可忍,暴打了刻薄的便利店新店長幾拳。原因并不是新店長欺負了她,而是因為店長想要傷害遊民老太太的尊嚴。
遊民老太太是個十分有意思的角色。據猥瑣大叔說,老太太曾經也是店員,後來因為偷店裡的錢被解雇了。(考慮到猥瑣大叔的種種劣迹,這很有可能是猥瑣大叔自己偷了店長墊付的錢之後栽贓給她的。)
遊民老太騎着一輛滑闆車,總是會在午夜時來到便利店後門“偷走”即将被扔掉的過期便當:有默契的時候我就直接拿;不讓我拿我就偷偷拿;若是鐵了心不給我,那我就隻能搶了!
遊民老太太雖然生活困苦,但她懂得與他人分享,明白人不能得寸進寸,更重要的是她始終保持的積極樂觀的心态。
生活很殘酷,不是嗎?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活成我們讨厭的樣子。
《百元之戀》屬于小成本文藝片,隻用了兩周的時間就拍攝完成了。所以影片本身的故事發展也十分緊湊,從人物沒有更換過的夏裝來看,整個故事線發生在半年以内。女主雖然在拳法上進步神速,但是由于沒有進行系統的力量訓練,因此在最終的比賽中雖然漂亮的命中了對手兩記擺拳,但是對手根本沒有被擊倒,反而是一記起身擺拳将女主直接KO。(初看時大呼意外,細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
《百元之戀》幾乎可以被稱為《百萬美元寶貝》的“取反”作品。《百萬美元寶貝》是以天才的大齡拳擊女選手為核心,從她人生的大起大落探讨人生的意義。而《百元之戀》用這個廉價的名字來反映底層人痛苦的生活。“被打很痛嗎?”女主在男主比賽之後天真的問他。男主回答道:“剛開始并不覺得,但現在很痛。”
當天晚上,女主就真正體驗到了這種挨打的疼痛。
挨打很痛,女主為什麼還要選擇拳擊,并一定要上賽場體驗挨打的感覺呢?
“疼痛”是電影中一個反複出現的詞彙。它與拳擊館中的标語“Hungry(饑餓)”“Angry(憤怒)”一通構成了底層人的生活。在故事的最後,女主被足足暴打的三個回合(6分鐘)。
比賽結束,被打的暈頭轉向的女主踉跄的跑過去與對手拍肩——她以此化解了憤怒。她被打得吐血,被打成了豬頭,但她一個“痛”字都沒說過。與憤怒和解,承受住了連續暴擊的疼痛,最後就隻剩下“饑餓”了,所以……
——“我們一起去吃飯吧!”
女主哭得像個孩子,而在這場“隻值一百元”的戀愛中,男主第一次牽起了女主的手。
片尾曲以頗為荒誕的清唱開始:“這場電影馬上就要結束了,請忘掉這樣的我。今後的每一天,就算不拍成電影,普通的過好每一天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