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發現《疾速追殺4》登上大熒幕。雖然沒有看過前三部,但本人秉持着“如果需要看完所以系列才能欣賞的系列片不是好系列片”的心态,來到了電影院。個人認為這部片子總體瑕不掩瑜。

首先,觀衆對于動作片期待最大的自然是打戲。本片可以說是“打戲居多,場場不同”。導演對于打戲發生場景的設計也是相輔相成。比如在賽博朋克風的大阪酒店和展覽廳,出場的就是穿着現代黑色裝甲,配備槍支的軍隊;在有着櫻花和燈籠的河邊,用的就是傳統的刀;在聖心大教堂用的就是“古老,守舊”的傳統決鬥方式一一回合制的槍擊。這些精巧的設計都給打戲添加不少色彩,帶給觀衆新的視覺體驗。

其次,在細節的設計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溫斯頓通告侯爵決戰的消息時,背景是滿牆的油畫。在談話的結尾,侯爵站在了站在象征人類虛僞、惡毒的《梅杜莎之筏》前,而溫斯頓站在了象征自由與反抗的《自由引導人民》前。這兩幅畫象征着故事的結局一一自由将會解放統治。

人物設計上,個人将侯爵與《角鬥士1》中的康莫度斯相比,兩人都是風度翩翩,掌握大權的“統治者”。卻自大而殘暴。侯爵将凱恩和無名當作棋子,妄圖以女兒的安危和金錢來将兩人利用;對于勸告充耳不聞,換來的結果自然是倒台。配角無名的塑造,“想成為無名,卻想被銘記”。他從一開始的一直加價追殺約翰,到最後被約翰打動,在黑暗中射出打倒約翰阻礙的最後一槍,便沒有再與約翰正面交手,而是默默觀看一切;這讓他對自己的自稱“nobody”實至名歸。重要角色凱恩的塑造也是讓人眼前一亮,導盲棍中的寶劍和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出手自帶的背景音樂和明顯高于常人的戰力,讓他成為了約翰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和電影的另一大看點。最後在和約翰的決戰中,更是将兩人的智慧和謀略體現無
疑。

最後,作為個人猜想,本人認為影片中賽博朋克的大阪,叫做“阿基拉”的女孩,以及最後約翰三人從下水道趕路的情景,緻敬了大友克洋的動畫電影--《阿基拉》,為炫酷的打鬥增色不少。高會中規定的“決鬥”和最後約翰“死亡”前對于妻子的回憶,以及最後對精神家園的回歸,緻敬了《角鬥士1》結尾,馬克西姆斯的靈魂回歸家鄉的麥田,與妻兒團聚。這樣的緻敬也豐富了約翰的形象一一在經曆了多次複仇與追殺以後仍然不忘初心“報仇,解除對高會的責任”。他可以和溫斯頓一樣,要求地位和财産,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這也符合電影的基本叙事要求一一主角完成一開始的心願,善始善終。也呼應了片中台詞“向死亡而生”。

當然,本片也有不足之處,比如部分打戲過于長和重複,使觀衆視覺疲勞,也減少了劇情,使部分人物略顯遜色。希望在下一續作中,能夠看到更加精彩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