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贊美詩 給我的感覺是非常銳利。好的科幻作品往往借助一些超前的設定,但是探讨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我以為影片觸碰到最深刻的問題還不是技術時代如何表達人類感情,而是技術進步為何會加劇階級差異。李星雲在大城市破舊的家和未來感十足的科技公司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在影片設定的這個連人的記憶都可以用芯片存儲和提取的高技術時代,仍然存在着趙歡欣手工織毛衣、李星雲和工友們在建築工地搬磚電焊這樣的簡單體力勞動。這顯然說明,影片所描繪的未來時代,技術進步的受益者隻是一小部分人,而窮人、底層勞動者仍然生活在過去的低技術時代。
那麼誰擁有技術成果,誰可以運用技術獲利,就非常重要了。“無名科技”公司免費獲得了逝者的記憶,卻用離譜的高價把它們賣給逝者的親人,堪稱無本萬利。底層邏輯是我們當代也非常熟悉的“數據就是最大的資産”,各大APP競相收集用戶數據,你随手點擊同意那些太長不看的條款,其實已經悄悄出賣了自己。
最令人痛切的是,售賣記憶的科技公司,以惡毒的營銷方式讓逝者的親屬對記憶上瘾,而普通人僅僅因為過于思念親人,就會陷入賭毒一樣傾家蕩産、難以維生的泥潭。科技公司憑什麼選擇給親屬播放逝者的哪段記憶,又憑什麼給幾分鐘的記憶定價幾千幾萬元?這記憶本屬于逝者,逝者去世就理所當然地歸親人所有,科技公司實際是把本屬于你的東西高價賣給了你,而你對此無可奈何,就是因為你不掌握技術手段。
當技術掌握在資本手中,它當然隻能服務于無限的盈利需要。科技公司的所有者會同情趙歡欣的遭遇嗎?諷刺的是,趙歡欣最終像窮極一切生存資料的賭徒一樣,隻能把自己出賣給科技公司,成為魔鬼中的一員,用當時用來欺騙星雲的話術來欺騙和自己一樣的底層人。更諷刺的是,李星雲正是因為心底的善良、對推銷員王之的同情才交出自己的記憶,奠定了母親萬劫不複的命運;掌握了技術的資本賺的盆滿缽滿,卻正是因為不存在任何道德和人性的約束。片名叫《未來贊美詩》,本身也是個巨大的反諷。技術一路高歌猛進贊美的是誰的未來?技術本身并不是魔鬼,但它一旦掌握在資本手中,人類就注定沒有未來。
影片非常深刻,沒有一秒不滿載意義。導演編劇演員的表演皆是上乘。張新成也一貫地讓人驚喜。草根老煙民式的抽煙、十分像樣的粵語和粵普、偶爾撓臉的習慣性動作都讓這個人物鮮活地立住了,他的悲劇才格外讓人難受。
cr: 木蘭@🍠
技術掌握在資本手中,人類就沒有未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