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夫妻雙方帶啊,看前面找大學女生參與實驗的時候就在想為什麼沒有找大學男生,男生在經過陪伴後腦中的反應範圍也會大很多吧。
之後後面終于開始介紹男性的時候才長舒了一口氣,女性更容易和更會帶孩子也完全是一直以來都是女性在帶孩子的緣故,當父親角色也開始進入育兒的過程中,父親也會生成催産素從而變得更加的敏感。孩子也會更加親近父母雙方。
嬰兒時期孩子的恐懼,親近完全都是本能的依戀,而且父母一起帶孩子在孩子未來成長的過程中也不容易出現另外的一些問題,在教育上也會更加的容易和孩子溝通。
夫妻在一起本來就是要同舟共濟,把一件事完全的丢給母親或者父親完全也是不負責任的好吧!
但有時候又會突然的去想,這樣的分配似乎在邏輯上是更有效率的,雙方各自執行着自己的代碼,努力而且專注!
但是如果是這樣,幹嘛要結婚啊,一個人不是更香嘛。如果沒有想好養育孩子的問題就做好措施啊,為什麼很多人結婚後就放開了,大部分人都是結婚後一年到兩年内就全部生孩子了!不要這麼随便好嘛!
最後還是講一下片子,片子裡面比較嚴謹的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母親産後抑郁的問題所在,其實也是需要别人和自己一同分擔産後育兒的一個工作。
也了解了小朋友為什麼小時候。都是白天睡覺,晚上夜哭,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内的時候,白天母親在活動,胎兒就會進入睡眠,然後減少消耗養分,晚上的時候母親進入睡眠,胎兒就會較多的醒過來,因為胎兒醒過來之後也會更多的去消耗養分,而這種現象在我們出生後一段時間之内依舊會保持。
最後最後也是因為我們人類從爬行動物變成了直立行走骨盆發生了變化,産道變小,所以我們。相對于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來說,其實都是早産兒出生之後大腦并沒有發育完成,在我們大腦内很多比如抑制恐懼控制自我的一些。腦機制并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就會發現很多小朋友其實很難理解,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突然就哭了。
但也是因為我們更早的出生,所以我們的大腦有了更多的可塑性,産生了思維,創造出了我們現在這麼燦爛的文明。
影片中也說了,我們人類的近親黑猩猩在産出一胎之後5年内都不會再懷孕了,而我們人類在分娩後第2年就又可以懷孕,又可以生孩子了。其實想想也對,如果沒有進化出這一種機制的話,在古代本身新生兒的生存活率一定是很低的,如果5年内都不會再次懷孕的話,那麼我們這一支人類也應該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
進化就像是在一直更新的一個程序,但是每次更新都會有很多的bug産生,然後再次打上很多的補丁,如此循環。
也會在想,女性的敏感(敏感是一個褒義詞)是不是也是因為這十幾萬年來育兒形成的一種進化呢?産生遺傳加強再遺傳,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