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配音沒有字幕,理解很粗糙。
一直很喜歡這個導演的作品,《看不見的客人》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是這部電影讓我發現自己喜歡懸疑類型,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所以觀影前順其自然帶了滿分期待,但這次有點失望了。
可能我比較容易共情,中間女主被診斷為患者孤立無援的時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絕望,因為如果是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一個已經被認定為精神病的任何行為言語都會被用某種精神疾病或精神病的行為特點解釋過去,所以隻要别人認為你是精神病,你真的很難自證,所以即使倒數第二個結局不那麼驚豔,我仍舊為女主脫離苦海成功自證感到開心。
下面集中火力罵結局。
1⃣️中間一直認為女主是個正常人,不僅僅是因為電影如此引導,更因為我們看到了女主的真誠善良聰明果敢邏輯缜密,讓我們覺得她不僅是個正常人,更是個優秀的人。結果結局非說女主真的有病,也太為了反轉而反轉吧,這樣的結尾不會有之前那種恍然大悟的驚喜感,而是這什麼破玩意的惡心感覺,很狗尾續貂。
2⃣️結局好像是在宣揚精神病學理論研究的成功,說明這是一套完美的篩選機制,不會誤傷一個沒病的人也不會放過一個有病的人。但實際上現實生活中,人是否有精神疾病就是很容易被診斷失誤的。很久以前有過羅森漢恩實驗,八個正常人帶着實驗目的混入精神病院,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已經患病的診斷,他們的所有行為都會被過度解讀并記錄,所謂專業的醫護人員無法發現他們是正常人,反倒是真正的患者堅信他們是正常人;這個實驗已經過去很久,當然診斷手段已經很落後,現在的技術和知識體系要先進很多,但我認為上面的實驗仍舊有參考價值,現代精神病院依然無法避免診斷失誤,畢竟精神病和正常人之間并沒有特别明确的界限,除此之外,精神病也要按照傷害性分開,如果這個人的精神疾病對其他人沒有傷害性,就沒有必要被看管,因此,診斷失誤幾乎可以說是必然,再尖端的技術和再完整的理論都無法嚴防死守一個不明确的界限。在這種前提下,鼓吹這樣一套規則無疑是可笑的。
3⃣️結局會讓我覺得有種反派勝利的壓抑感,雖然醫生從來不是反派,但在精神病院,患者是絕對的弱勢群體,理應得到更多同情,結局弱勢群體終于争取到了難得的話語權,結果你跟我說她真的有病,那下一個正常人來不就更難自證了嗎,救命已經開始窒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