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語誕生于2000多年前,是歐洲大陸上的古老民族——凱爾特人的語言。為了更好地了解電影的曆史背景,我總結了愛爾蘭語發展史,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1. 古凱爾特語源與殖民入侵(前200年—12世紀)

愛爾蘭語(蓋爾語)誕生于2000多年前,屬凱爾特語支,是愛爾蘭島原住民的核心語言。1066年,“忏悔者”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去世。同年9月,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召集諾曼底貴族和法國各地騎士,率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入侵英格蘭。這一曆史事件被後人稱為“諾曼征服”。同年12月,征服者威廉自立為英王,稱威廉一世。對英語語言來說,這次征服是其語法進一步簡化、語音進一步變化、詞彙進一步增加的新一輪演變過程。但對愛爾蘭語來說,12世紀英格蘭諾曼人的入侵導緻了愛爾蘭語在長達800年的殖民統治中逐漸邊緣化。1367年《基爾肯尼法案》強制推行英語,禁止愛爾蘭人使用本族語言及習俗。加速了語言同化。語言成為殖民者“文明同化”工具,愛爾蘭語被擠壓至西部邊緣地區。

...
巴約挂毯——圖中文字為拉丁文“國王哈羅德被殺”

2. 克倫威爾征服與語言驅逐(17世紀中葉)

1649年克倫威爾率軍鎮壓愛爾蘭保王黨,實施“種族清洗政策”,對戰敗的愛爾蘭人實施嚴酷的刑法、沒收大量土地,英格蘭移民不斷增多。随着英格蘭人統治全島,英語成為當時的主流語言,而愛爾蘭人被驅趕至愛爾蘭島的西部和南部,愛爾蘭語也隻在這些區域少量使用。此時,軍事征服與文化滅絕并行,愛爾蘭語存續空間被極端壓縮。

...
奧利弗·克倫威爾,英吉利共和國首位護國主,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17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中,資産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

3. 工業化浪潮與教育扼殺(18世紀—19世紀初)

18世紀工業革命推動愛爾蘭島西部和南部的農民湧入城市,此時英語已成為城市中的主流語言,工業技術的傳承和交流也都由英語承載,于是,本就為數不多的說愛爾蘭語的農民逐漸轉變為英語人口。1800年,大不列颠王國與愛爾蘭王國合并,組建“大不列颠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雖然名義上英格蘭與愛爾蘭平等,但實際上聯合王國完全由當時經濟和人口占主導地位的英格蘭統治。1831年英國建立國民教育體系,全面禁止學校使用愛爾蘭語,違者受罰。至1840年,僅20%人口能流利使用愛爾蘭語,代際傳承鍊條斷裂。

...

...
英國國旗演變

...

膝蓋骨樂隊 (2024)7.12024 / 愛爾蘭 / 劇情 喜劇 / 裡奇·佩皮亞特 / 莫格萊·巴普 莫·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