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以為是一部犯罪懸疑商業片,還奇怪為什麼這種類型的片能獲這麼多獎(類似的港片層出不窮且無一例外都爛得要死),但看了之後,這部片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其實我覺得它更像一部記錄時代的文藝片,隻是以犯罪懸疑為誘餌。影片使用的蒙太奇手法,燕子象征着遠走的“自殺”,以及整部片子灰蒙蒙的色調、永遠在抽着的煙、永遠在下着的雨,恍惚如同一場舊時代的夢境
關于片名《暴雪将至》,在整部影片結尾之前,隻有連綿不斷的暴雨,暴雪數次在天氣預報的廣播中出現,卻始終沒有真的來臨,它将至未至,好像是在渲染緊張氣氛,或者暗示懸而未決的兇殺案,這也是懸疑片的常用伎倆
實際上,暴雪不是這樣,或不僅僅是這樣。将至的“暴雪”或許有另一個隐喻,即影片中的一個名場面:于國偉獲勞模時,台上落下的棉絮,像暴雪。對于台下的衆人,那是一段滑稽的插曲;對于于國偉,那卻是為他加冕的彩帶,這是他最得意的時刻,他作為一個小人物,對成就偉大事業、獲得榮譽嘉獎的渴望。
“人喜歡回到他得意的地方”
暴雪——象征他将至而未至的偉大理想
後續他為了上調,為了破案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偏執,都是為了這樣的一場“暴雪”。他差一點點就抓到了兇手,暴雪就像天氣預報裡一樣,它已經被預報了,它近在眼前,可能明天就要來了。也可能永遠不來
最後說點題外話,團長不管在什麼時代,遇到困難時的第一步都是出賣色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