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聚光燈下的女主角》裡提到同在2008年,電視劇上映半年之後,年末,孫藝珍憑電影《妻子結婚了》裡的周仁雅一角拿了08年的韓國電影青龍獎和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最佳女演員獎,雙獎封後,登頂摘星,這一年,她才26歲。今天就來寫一寫這部很有意思的電影。

...
《妻子結婚了》

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個平凡又普通的上班族男人盧德勳,他公司裡有個美麗過人可愛俏皮的女同事周仁雅,所有的男同事都被周仁雅吸引,但私底下也都覺得她作風前衛,襯衫裡沒有穿胸罩,光是這一點就讓一大半的普男望而卻步。盧德勳才要表達愛慕之心,周仁雅就去了别的公司,他隻好把那份仰慕藏在心裡。

...
周仁雅作風前衛,襯衫裡沒有胸罩

一天熬夜看西甲聯賽,上班遲到,眼看地鐵門在臉前關上,一隻穿皮鞋的腳插進感應門間,門重新打開,盧德勳擠進地鐵,發現為他擋住門的正是前同事周仁雅。順理成章地,盧德勳白天請周仁雅喝咖啡,下班後請周仁雅喝夜酒,聊起西甲來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滔滔不絕喝到酒吧打烊,夜深了送仁雅回家,仁雅請他進去喝杯咖啡,這一留就留成了情侶。

...
盧德勳白天請周仁雅喝咖啡

...
下班後請周仁雅喝夜酒

一男一女成為情侶,前面隻有兩條路,要麼分手,要麼結婚。周仁雅有顆遊蕩的心,盧德勳隻好選擇分手。分手之後太痛苦,又隻好回頭請求結婚。周仁雅在韓日世界杯現場數萬觀衆鑼鼓喧天的熱情渲染下,腦子一熱就同意了。婚後不久,周仁雅說遇到了另外一個與她相似的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因此征求盧德勳的同意,她要和那個男人結婚。盧德勳也憤怒過、也困惑過、也反對過、也堅持過,但所有的掙紮都敵不過周仁雅的嬌媚,盧德勳隻能投降,任由周仁雅和在京在慶州組建另一個家庭。

...
又不是要你給我摘星星摘月亮,就是想再要一個丈夫,你都不答應

這種狀态直到周仁雅生了女兒,女兒智媛滿了周歲,在首爾和德勳家人舉行了抓周儀式,又趕回慶州和在京舉行另一個抓周儀式,德勳的不滿達到了頂點,他尾随仁雅和在京到了智媛抓周的現場,當着在京家人的面宣布仁雅是他的妻子、智媛是他的女兒。仁雅氣怒交加,抱了女兒決絕而去,徹底消失在兩個男人的生活中。

...
仁雅抱了女兒決絕而去

兩個男人找不到妻子女兒,煩悶之餘倒成了朋友。兩三年後,德勳收到仁雅從西班牙寄來的信,裡面有兩張巴薩(巴塞羅那俱樂部)的球票,德勳和在京飛到巴塞羅那,走進諾坎普球場,和仁雅、智媛現場觀看小羅的進球。

...
兩個男人找不到妻子女兒

...
煩悶之餘倒成了朋友

...
德勳和在京乘飛機前往巴塞羅那

失蹤了兩三年的仁雅,這個時候的神情、裝束、膚色、氣質,已經和一個西班牙女郎沒有什麼兩樣了。

...
片尾的仁雅,是一個熱情的西班牙女郎

...
長卷發長項鍊

...
紅黑相間的大擺裙,這是屬于嘉爾曼的歡笑

我看這個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笑得不行,當看到最後孫藝珍的造型、片尾的西班牙女郎身穿的紅黑舞裙、踢踏舞鞋,就知道作者樸賢旭是個調皮的人。

...
西班牙女郎

...
紅黑舞裙、踢踏舞鞋

...
歡快的音樂,這是嘉爾曼的靈魂在舞蹈

什麼這部小說“把足球和人物的心理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妻子宣布要重婚,丈夫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向眼下的婚姻觀念提出挑戰”,全都是見鬼的胡扯,寫出這種片兒湯話評語的人根本就沒看懂這本小說,樸賢旭這是翻寫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裡美的名篇《嘉爾曼》。

...
仁雅是巴薩球迷,德勳是皇馬球迷

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梅裡美到西班牙旅行,1834年5月,梅裡美被任命為曆史文物總督察官。他擔任此職後,成了一位傑出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在發掘、整理和保存法國古代文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此時起直到1860年,梅裡美走遍了整個法國,對曆史文物進行考察,編制散失于各地的古物的目錄。梅裡美因其在文藝領域的成就,1843年11月當選為法國碑文和美術學院院士,次年3月14日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10月,中篇小說《嘉爾曼》發表。

我在初中就讀過《梅裡美中篇小說選》,對《嘉爾曼》的故事熟悉得要死,因此看到一半就知道《妻子結婚了》這個故事是脫胎于《嘉爾曼》,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倫理社會産生不了周仁雅這樣的風流女郎,仁和雅是她欺騙世人的僞裝,在那美麗溫仁文雅可愛的皮相下,是波西米亞人不羁的靈魂在歌唱。

...
周仁雅的性幻想,是在雨中做,聽雨聲在身邊落下

...
在那溫仁文雅的皮相下,是波西米亞人不羁的靈魂在歌唱

與孫藝珍扮演的周仁雅美麗跳脫得出奇、離經叛道得讓人大跌眼鏡的形象相對,導演特地挑選了金柱赫這個平庸得可以淹沒在人群裡的男人演她的丈夫、以及一個更平常的男人演她的情人,用平庸、平凡、平常、普通的大衆化的男人形象,來烘托周仁雅的美麗、熱烈、獨立、自我、不羁,和奇絕。

...
庸常普通的在京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形象,即使放在150年前的歐洲,放在出産鬥牛士的西班牙,嘉爾曼也是特立獨行的不屈靈魂,西班牙戰士為她生為她死,法國文學家為她樹碑立傳,文學史上有她不朽的精神,音樂史上有她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她的名字誓将彪炳千秋,傅雷先生将她的名字譯作嘉爾曼,挑選了兩個漢字中最美的字眼為她賦詠,嘉是美好,“其孔新嘉”,出自《詩經》;曼是曼妙,“娥眉曼睩”,出自《楚辭》。世俗之人不能理解這個人物其嘉其曼之處,遂稱她為“卡門”,她的自白人人皆知:“愛情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玩意,一點也不稀奇;男人不過是一件消譴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

當明白《妻子結婚了》其實是一出歌劇《卡門》,就能明白為什麼周仁雅面對生活和愛情是這樣的理所當然,為什麼她是巴薩的球迷,為什麼她要把女兒的名字取為智媛。

...
仁雅說給女兒取名叫智媛

...
德勳說女孩要取個更好的名字

...
德勳是皇馬和齊達内的球迷,智媛和齊達内的韓語發音相似

散布在全歐洲的這個流浪民族,或是稱波西米、或是稱奚太諾、或是稱吉普賽,或是稱齊格耐,或是叫做别的名字,至今還是在西班牙為數最多。他們大半都住在,更準确的說是流浪于南部東部各省,例如安達魯齊,哀斯德拉瑪杜,缪西。——法·梅裡美《嘉爾曼》

...
這肯定是個巧妙的文字遊戲

波西米亞人那片流浪的情懷,不知為什麼打動了作者樸賢旭那一顆不安分的心,讓嘉爾曼遠渡重洋來到了韓國,把她的風華絕代轉借給了孫藝珍,孫藝珍讀懂了作者的小心思,理解了嘉爾曼面對社會束縛的掙紮,演起周仁雅來顯得遊刃有餘,毫不吃力。她是嘉爾曼呀,所以當她說再要一個丈夫時才那麼理直氣壯,又不是要星星要月亮,不過是再要一個丈夫而已。所以當德勳氣得要掐斷她脖子的時候她毫不不畏懼。因為嘉爾曼面對何塞的刀時就說過:“你是我的羅姆,可以殺死你的羅蜜,但嘉爾曼永遠是自由的。她生來是加裡,死了也是加裡。”他們加裡人,為了少坐一天牢,可以燒掉一座城,可以一言不合,就劃花一個人的臉,可以為了愛情不要性命,當不愛了時,就是不愛了,面對死亡的威脅也不皺一下眉頭,任何塞在她身上捅幾刀,也決不肯跟他合好。死就死,死了也是自由的波西米亞人。

...
說彼此的性幻想這一段,明顯拷貝的《天外傾情》

...
1992年梅格·瑞恩和亞曆克·鮑德溫的《Prelude to a Kiss》,錄相帶時代譯作《天外傾情》,豆瓣譯作《 神魂颠倒第六感 》

孫藝珍看懂了《妻子結婚了》是在講什麼,導演也看懂了,因此遠赴西班牙巴塞羅那,走進諾坎普取景,也要把那份現場的熱烈傳導出來。青龍獎的評委們也看懂了,他們看懂了原著的原形,看明白了孫藝珍演出了嘉爾曼在愛情和自由間的選擇,他們把獎頒給了孫藝珍。從事藝術的人,都有一顆崇尚自由的心,那份默契,是巴别之塔,可以跨越文化、語言,和時間的蕃籬。

...
《妻子結婚了》制作發布會,男女主角以新郎新娘的扮相出場

嘉爾曼站在亞平甯平原上回頭而笑,海風吹起她的黑色長發。150年前,她為自由而死,後來的人們,哪一個有她這樣的勇敢和無畏。

能夠把周仁雅這個有争議的角色演成這麼可愛,還能不被保守的韓國觀衆抵制的,全韓國的女人裡也就孫藝珍一個了。哪怕是對劇情的設定完全不明白的觀衆也會說,因為是孫藝珍,所以她的要求什麼都是合理的,寶貝你要什麼不給呢,星星月亮什麼都行,兩個丈夫也沒問題。是我們不懂導演在想什麼,和珍寶啊你沒關系。

...
“其孔新嘉,娥眉曼睩”,平凡如盧德勳,哪裡是擁有嘉爾曼靈魂的周仁雅的對手

《妻子結婚了》是孫藝珍早期最重要的電影,這部電影讓她真正封後,“愛情片女王”的桂冠牢牢戴在她頭上。《愛降》中當然有緻敬的片段,五中隊隊員們在炸雞店看球賽,和《妻結》中觀衆們喊的是一樣,都是“大韓民國”。賽後聯詞,世麗赢了,和正赫擊掌慶祝。這個時候,兩人都戴着情侶對戒。

...
炸雞店的電視上正在轉播韓日對抗賽

...
韓國隊赢了,朝鮮軍人也歡呼

...
世麗聯詞赢了,和正赫擊掌相慶

...
來炸雞店之前,兩人才在橋上證明前緣

...
前一天世麗生日,正赫送上情侶對戒

這裡對應的是韓日世界杯上,德勳用戒指向仁雅求婚:

...
德勳拿出戒指

...
向仁雅求婚

...
現場氛圍太熱烈,仁雅被感動了

...
仁雅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