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談談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一些事兒與觀點。基于本片叙事質地十分細膩,隔着屏幕仿佛也能體會到角色的感受和細碎的想法,同時也沒有過多隐藏在劇情背後的觀念,因此解析起來相對容易。

有些影評,糾結于評判男女主誰對誰錯的問題,但我以為這不是影片想要側重的,也不該是用心觀影的人需要糾結的。因為這段關系本身無關對錯,分開也隻因他們本質上屬于性格不合、觀念不同的人。

表面上,男女主角愛好相投,熱戀時有說不完的話,這樣的情感基礎,恐怕大多數夫妻即使在熱戀期也未必擁有。那他們又為何分開?簡單來說,男主更務實,是現代婚姻觀的忠實擁護者,認為熱戀終會過去,柴米油鹽才是開始——這符合大多數人的觀念,也再正常不過。女主則稍顯理想主義,但她并非指望熱戀永駐。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她隻是難以接受傳統愛情觀在熱戀前後帶來的落差。電影巧妙地借助他們曾經的共同愛好——漫畫、文學、Switch、電影等漸漸淡出他們的生活這一段情節來細膩呈現出關系的褪色與冷卻。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成熟,是長大的表現。其實未必。傳統愛情觀符合大多數人,也經得起時間考驗,但它不該成為所有人必須遵循的準則。柴米油鹽,對有些人來說是愛情的開始,對另一些人卻隻是生活的開始、愛情的終結。如果夫妻對于這一觀念認知相合,便是一大幸事。而于女主而言,她其實很清楚青春的熱戀不可能永遠持續,隻是相信成熟的人也有成熟的愛情方式,而不是片中所謂的“降低标準”。有了愛情基礎,再逐步找到成熟的生活狀态——這才是值得托付一生、追尋幸福的準則。

太多人放棄了情投意合而是選擇更易于、更利于生活的關系維系方式,這是壓力所迫,再正常不過。而世界卻也需要像女主這樣略帶偏執、心懷理想的人,去執着地追求幸福。

還有想說的,是即便在生活壓力較小的發達國家,繁忙的工作也常使人不知不覺放棄了那些支撐精神世界的愛好,更何況其他國家普通人的處境?真正能夠追求到愛情、甚至生活幸福的人,又能有多少?

盡管結局如此,男女主的相遇相識依然美好。和平分手,更是最好的收尾。哪怕再度相遇時隻是像陌生人那樣招招手,卻仍情不自禁地說出:“謝謝你,希望你以後都好。”

最後真心祝願人們都能生活安穩幸福,也希望願意追求愛情持久的人們,能讓花束的保質期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