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是和前任分手後 那時隻是淺淺地去理解電影的表層含義 現在和現任在一起後又二刷了 仔細去搜了解說來看 對這部電影也有了更豐富的理解。
首先是覺得她們的确有合拍的部分的 現實中很多情侶可能隻是搭子 但她們一開始有許多話題可聊 即使沒有那麼深入 也足夠鋪墊對彼此的好感 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這會不會是喜歡上了另一個自己呢?當自己的不合群、相似的愛好在另一個人身上呈現出來時 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所以本質上也許是在擁抱孤獨的自己。
其次 我覺得再相似的兩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需要接納和包容彼此 尤其對于愛情這種更為親密的關系來說 更需要在對方面前展現差異 并通過溝通來讓這段關系更具有厚度 所以她們對差異的隐藏也奠基了分手的結局。
最後 兩人原生家庭的差異也影響着她們對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小麥指責小娟辭掉穩定的工作 實則是對自己沒有底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無能狂怒 但我又在想 要是能找到一份不怎麼需要加班的工作 其實也可以兼職畫畫呀 但可能是因為她們前期因為熱戀而錯過了招聘會 後面也就沒什麼滿意的工作機會了 所以我覺得這裡也引出另一個點:兩個人在一起要對未來有規劃 并且付諸行動 不能逃避現實的生計問題。
看了一個叫42手冊的up的拉片 解說得非常細緻到位 補充了很多不知道的背景信息 才明白原來電影裡的每一處細節都是别有用心的 其中喜歡up對花束的解讀:花束是需要人為地精心澆灌和包裝的 男女主最後失去的也許就是對養花 包裝花束的毅力和耐心。人不是一成不變的 就算男女主一開始在很多方面都很合拍 也不可避免地出現矛盾和差異 關鍵就在于如何溝通 尊重和接納彼此的差異 經營一段關系需要毅力和耐心 需要“看見了對方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依然喜歡對方”的笃定 更需要“能夠平和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需求”的理性與清醒。
《花束般的戀愛》|真正的靈魂共振是三觀的契合而非表層的相似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